时间: 2025-04-27 13: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8:26
原文展示:
积雨荒池水欲平,轩窗长夏有馀清。公馀一枕沧浪梦,卧听风荷受雨声。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雨水使得荒废的池塘水位几乎要满了,长长的夏日里,窗边依然保持着清爽。公务之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躺在那里,听着风吹动荷叶,雨点落在荷叶上的声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张耒在政治上也有所作为,曾任翰林学士,参与编修国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公务之余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诗中的“沧浪梦”可能暗指作者向往的隐逸生活,而“卧听风荷受雨声”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景象,通过“积雨荒池水欲平”和“轩窗长夏有馀清”两句,传达出雨后的宁静与清凉。后两句“公馀一枕沧浪梦,卧听风荷受雨声”则展现了作者在繁忙公务之余,渴望心灵得到片刻宁静的愿望。诗中的“沧浪梦”和“风荷受雨声”都是富有诗意的表达,前者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梦想,后者则是一种自然界的美妙声音,两者结合,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通过描绘夏日雨后的景象和作者在公务之余的梦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沧浪梦”指的是什么? A. 清幽的梦境 B. 隐逸的梦想 C. 繁忙的公务 D. 荒废的池塘
诗中的“风荷受雨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B. 描绘夏日雨后的景象 C.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D. 展现公务之余的梦想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张耒的《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公务之余的宁静愿望,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