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18:37
原文展示:
盘盘翠城山,君在城中住。溪流第索转,冈势复回互。苍林无春冬,啼鸟常旦暮。漠漠领头云,霏霏岩底务。中间列亭榭,佳景实天付。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况君弟兄贤,信道各已固。诗书诲儿侄,觞豆燕逢遇。敢问彼簪裾,何发此巾屦。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你居住在这山城之中。溪水蜿蜒流转,山冈的形态也曲折回环。茂密的树林不分春夏秋冬,鸟儿的啼鸣从早到晚不断。山顶的云雾弥漫,山脚的雾气细密。山中排列着亭台楼阁,美景是天然而成。自然界的景象都是那么自然,人类的巧思又怎能与之相比。人生在世想要追求什么,有这样的地方就是快乐所在。何况你和你的兄弟们都贤能,信仰坚定。用诗书教育儿侄,宴饮时与亲友相聚。敢问那些身着华服的人,为何要放弃这样的简朴生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风格淡雅。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城中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山城中居住时所作,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君”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人,诗人与之共赏山中美景,共享简朴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山城中的美景,通过对山峦、溪流、树林、鸟鸣、云雾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认为自然之美是无法通过人为巧思复制的。后文通过对“君”及其兄弟的贤能和简朴生活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认同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强调自然之美无法通过人为巧思复制,以及对贤能和简朴生活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盘盘翠城山”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山峦层层叠叠的翠绿景象 B. 溪水蜿蜒流转的景象 C. 树林四季常青的景象 D. 鸟儿从早到晚不断啼鸣的景象
诗中“物象皆自然,人巧谁能寓”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自然界的景象都是自然形成的,人类的巧思难以与之相比 B. 人类的巧思可以复制自然界的景象 C. 自然界的景象都是人为创造的 D. 人类的巧思可以超越自然界的景象
诗中“浮生欲何事,有此即乐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D. 对人类巧思的赞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