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9
树密当山径,江深隔寺门。
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
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寺庙的宁静景象:密密的树木挡住了山间小路,江水深邃地流淌在寺门之外。浓厚的云雾笼罩着四周,波光粼粼的浪花在水面翻涌。此时我已无法再感知天空的广阔,只能空留一尊佛像在眼前。或许是时候洗手清净,欣然享受这孤独的园子了。
在古代,山寺常被视为修行和心灵归宿的地方。诗中提到的“佛尊”不仅是指佛像,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清盥”则是古人入寺前的洁身自好,反映出修行者对自我的一份要求。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动荡,诗作反映了深厚的社会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他的心境由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愈加沉重,常常向往宁静的生活。
《望兜率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孤寂的氛围。诗中开头两句,树木和江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幽静与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接下来的“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外在环境的动态与内心的静谧,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
转折到“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诗人似乎在这一刻意识到世间的繁杂与无常,内心的宁静与生命的意义交织在一起,唯有佛尊的存在令他感到一丝慰藉。最后,提到“清盥”和“孤园”,诗人暗示了对内心平静和自我反省的渴望,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示了杜甫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他在动荡时代中对精神寄托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哪个元素?
“不复知天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清盥”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望兜率寺》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但杜甫更侧重于世事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而王维则表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