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28
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店翁先酒扫,津吏认称呼。
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途的场景,诗人在长途旅行中,思考着名利的驱动是否真的值得。墙上挂着的东西,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处,而离开家乡是不可避免的。在旅馆中,店主忙着打理,而渡口的官吏也认出了我的身份。作为一个学子,由于没有钱去刻印名片,只能用纸糊一张。
叶绍翁,字子美,号湘山,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和社会生活,关注人情世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叶绍翁的旅途中,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旅途的描绘,折射出当时社会中士人谋求名利的普遍现象,以及因经济困窘而产生的无奈感。
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名利驱动的反思和对个人生存状态的感慨。开头的“相随万里途”让人感受到旅途的漫长与孤独,而“汝岂被名驱”则引发对名利的质疑,诗人似乎在思考,名利的追求是否真的值得。
接着,诗人以“挂壁疑何用”来表达对名利象征的怀疑,墙上挂着的东西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似乎名利的外在表现并不能带来实质的满足。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描绘了旅馆的场景,展现了与当地人交流的细节,给人以亲切感。
最后两句“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则是诗的高潮,直接反映了士人的经济困境与生存压力,纸糊的名片不仅是对现实的无奈,更是一种对理想的妥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其简洁而含蓄的表达,令读者深思。
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反映了士人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挂壁”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可以将叶绍翁的《咏先牌》与王维的《相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名利与生存的无奈,而后者则关注爱情与思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