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21
开门迎客着山袍,
井畔猕猴一树桃。
儿向草间寻落果,
妻从墙角过香醪。
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
打开门迎接客人,穿着山中的袍子;
井边的猕猴树上结满桃子。
孩子在草地上寻找掉落的果实,
妻子从墙角走过,手中提着香醪。
以前栽下的松树如今已经长大,
新搭的茅草屋虽然不高。
游历过许多豪华的地方,却没有这种乐趣,
韭菜和春雨一起煮的笋,配上糟,也别有一番风味。
叶绍翁(约1070—1130),字子美,号山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叶绍翁隐居于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繁华的反思。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访隐者》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诗的开头“开门迎客着山袍”便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隐者的生活朴素却充满乐趣。接下来的描绘,孩子寻果、妻子提酒,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透露出一股宁静和谐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旧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则表达了隐者生活的自给自足,尽管茅堂不高,却承载着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反映了对世俗奢华的无所依恋。结尾“历遍贵游无此味,韭和春雨笋和糟”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独特风味,虽然游历诸多名胜,但最终发现最珍贵的还是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与淡泊,是对简单生活的礼赞,体现了古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中“旧栽松子今能大”中的“松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成长
C. 快乐
D. 自然
诗中提到的“韭和春雨笋和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C. 对游历的怀念
D. 对友谊的重视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的宁静
C. 对世俗不满
D. 寻找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