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08
幽居书事
作者: 叶绍翁 〔宋代〕
窗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
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
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与世无争的幽静生活。诗中提到窗外可以看到两座佛塔,四周水流环绕着几户人家。吃剩的酒还可以招待邻居,平时则可以去买个钓鱼的车。孩子们闲着没事,只能和鹤相伴,树木已老,自己形成了竹筏。躺在枕头上思绪万千,直到清晨打扫落花的时刻。
叶绍翁(约1070-1130),字希声,号静斋,南宋诗人、散文家,以其清雅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作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
《幽居书事》成诗于南宋,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生活,借此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
《幽居书事》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首句“窗开双佛塔”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诗人通过窗户看到两座佛塔,暗示着一种深邃的宗教情怀与精神寄托。接下来的“水绕数鱼家”,则描绘了一个被水环绕的世外桃源,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悠然。
整首诗的意象交错,表现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酒剩沾邻里”,既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态度。尤其是“童闲唯伴鹤”,不仅描绘了儿童的无忧无虑,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则回归到内心的思索,表现了诗人尽管身处宁静的环境,内心仍有许多牵挂。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思考,折射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平和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窗开双佛塔”,描述的是哪种环境?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乡村
C. 繁华的集市
D. 荒凉的沙漠
“童闲唯伴鹤”中的“鹤”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高洁与自由
C. 财富
D. 愤怒
诗的最后一句“侵晨扫落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思考
C. 兴奋
D. 生气
两首诗都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幽居书事》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考与生活的宁静,而《静夜思》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这种对比反映了不同诗人在相似情境下的不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