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5
原文展示:
题东山子李适碑阴二首 其二 徐彦伯 〔唐代〕 回也寔夭折,贾生亦脆促。 今复哀若人,危光迅风烛。 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 何以赠下泉,生刍唯一束。
白话文翻译:
颜回确实早逝,贾谊也短暂而逝。 现在又哀悼这样的人,生命如风中烛火般迅速消逝。 夜晚的台榭沦为清冷的镜像,无尽的尘埃埋葬了珍贵的绿玉。 用什么来祭奠地下的人,只有一束新鲜的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彦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含蓄深沉。此诗为哀悼之作,表达了对早逝者的深切哀思。
创作背景: 此诗为徐彦伯为哀悼东山子李适而作,李适早逝,诗人通过对比颜回和贾谊的早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颜回和贾谊的早逝的提及,引出了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危光迅风烛”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而“夜台沦清镜,穷尘埋结绿”则进一步以夜晚的台榭和无尽的尘埃来象征生命的消逝和被遗忘。最后,诗人以“生刍唯一束”来表达对逝者的祭奠,简洁而深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颜回和贾谊的早逝的提及,以及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位早逝的人物是谁? A. 颜回和贾谊 B. 孔子和贾谊 C. 颜回和孟子 D. 孔子和孟子 答案:A
“危光迅风烛”比喻的是什么? A. 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B. 夜晚的台榭 C. 无尽的尘埃 D. 珍贵的绿玉 答案:A
诗中用来祭奠逝者的物品是什么? A. 一束新鲜的草 B. 一块珍贵的绿玉 C. 一面清冷的镜子 D. 一支风中的烛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