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2:27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白居易 〔唐代〕
杭城隔岁转苏台,
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
喜逢杯酒暂眉开。
未酬恩宠年空去,
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
甘从人道是粗才。
这首诗写道,杭州与苏州的距离一年之间的变迁,回想起昔日的五马相迎。厌倦了看簿书的日子,心中因酒宴的相聚而稍感欢快。未能报答恩宠的年华白白流逝,想要立下功名却命运不济。与承明三领的郡一别,甘愿跟随人道,承认自己是个粗才。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广受欢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出任常州刺史的途中,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白居易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在仕途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困惑和无奈。诗的开头,通过“杭城隔岁转苏台”引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迁,带出对往昔的回忆。接下来的“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清晰地反映出他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与对生活乐趣的向往,展现了对功名与个人享乐之间的矛盾心理。
诗中“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一方面流露出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沮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最后一句“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则是对自己官场处境的自我安慰,透露出白居易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与个人价值的思考,反映了历经世事后的淡泊心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杭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未酬恩宠年空去”中的“恩宠”指的是什么?
白居易在诗中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全面解析《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