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3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36:00
天津桥
白居易 〔唐代〕
津桥东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
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
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
恐惊黄鸟不成啼。
这座桥位于东北的斗亭西边,
来到这里让人感到诗意无穷。
眉月在傍晚划过神女浦,
水波如脸在春天依偎在窈娘堤。
柳丝轻轻摇曳,随着风飘出,
草丛茸茸,雨后显得整齐。
前方传来少许的呼喊声,
恐怕会惊动那黄鸟无法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 《天津桥》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唐代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白居易在此期间常游历各地,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天津桥》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桥的周边环境,展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通过空间定位引入诗歌的主题,展现了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也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眉月”和“脸波”的比喻,将月亮与水波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仿佛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对柳丝和草缕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细腻而富有生机。
最后两句则引入了人声与鸟鸣的对比,前者的呼喊可能会打破宁静,令人感到一丝忧虑。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眉月”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窈娘堤”指代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天津桥》相对,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了孤独与静谧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却在情感的深度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