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句》

时间: 2025-05-04 05:07:25

诗句

晓莺林外千声啭,芳草阶前一尺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07:25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晓莺林外千声啭,芳草阶前一尺长。

白话文翻译:

清晨,黄莺在林外啼叫,声音有千种;阶前的芳草,长得只有一尺。

注释:

  • 晓莺:清晨的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千声啭:形容黄莺叫声的多样和悦耳。
  • 芳草:指芳香的草,通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阶前:指台阶前面,地点的具体指向。
  • 一尺长:形容草的生长程度,强调短小。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在唐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文学家。以诗歌、散文著称,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清晨的自然景象。开头“晓莺林外千声啭”,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黄莺的鸣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芳草阶前一尺长”,通过描写阶前的芳草,强调了春天的到来。诗中没有繁琐的修饰,却通过极简的语言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存状态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晓莺林外千声啭:描绘清晨的黄莺在树林外啼叫,声音多而动听,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芳草阶前一尺长:强调春草在阶前生长的样子,虽然短小,却显得生机勃勃,寓意着新的生命。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两句在音韵和意象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黄莺的啼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芳草: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美好,反映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鸟是? A. 黄莺
    B. 燕子
    C. 夜ingale
    D. 雀鸟

  2. 诗中提到的草长到什么程度? A. 一尺
    B. 两尺
    C. 三尺
    D. 半尺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秋天的思念
    C. 对冬天的厌倦
    D. 对夏天的回忆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加强调宁静与深远的意境,而刘禹锡的《句》则强调了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刘禹锡全集》

相关查询

洛水 范参军挽词 和吕与叔秘书省观兰 谢仲南和诗 张夫人挽词 西江 秋怀十首 其九 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 其二 诗呈同院诸公 其一 冬日杂书六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荷析薪 死不旋踵 碎骨粉尸 齿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背信 鸟字旁的字 包含旁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背乡离井 殉身 包含冯的成语 我见犹怜 驰流 公昆弟 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搦搦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