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0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07:25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晓莺林外千声啭,芳草阶前一尺长。
清晨,黄莺在林外啼叫,声音有千种;阶前的芳草,长得只有一尺。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在唐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文学家。以诗歌、散文著称,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刘禹锡的《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清晨的自然景象。开头“晓莺林外千声啭”,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黄莺的鸣叫声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芳草阶前一尺长”,通过描写阶前的芳草,强调了春天的到来。诗中没有繁琐的修饰,却通过极简的语言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存状态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鸟是?
A. 黄莺
B. 燕子
C. 夜ingale
D. 雀鸟
诗中提到的草长到什么程度?
A. 一尺
B. 两尺
C. 三尺
D. 半尺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秋天的思念
C. 对冬天的厌倦
D. 对夏天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加强调宁静与深远的意境,而刘禹锡的《句》则强调了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