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焚书坑》

时间: 2025-07-26 21:07:48

诗句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07:48

原文展示: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代书籍的烟雾已经消散,帝王的事业也变得虚无;关山河流将祖龙的居所锁住,显得空荡荡的。焚书坑的灰烬尚未冷却,山东地区却已经动乱不已,刘邦和项羽本来就不爱读书。

注释:

  • 竹帛:指古代书籍,竹子和丝绸做成的书。
  • 烟销:烟雾散去,象征历史的消逝。
  • 帝业:帝王的事业或统治。
  • 祖龙:指秦始皇,因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帝。
  • 坑灰未冷:指焚书坑的灰烬还未凉,暗指刚刚发生的事件,象征着历史的悲剧。
  • 刘项:指刘邦和项羽,历史上著名的对手,代表了汉初的动荡。

典故解析:

焚书坑是指秦始皇时期,为了控制思想,焚烧书籍,坑杀读书人。这一行为造成了历史的悲剧,导致知识的缺失和文化的浩劫。刘邦与项羽的斗争则是汉初权力斗争的象征,显示了历史的循环和知识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碣,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关注历史与哲理,风格清新而沉郁。其诗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对秦始皇焚书坑人的历史事件的深思,借古喻今,提醒人们重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焚书坑》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章碣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开头两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将焚书事件与帝王的兴衰紧密相连,揭示了文化的消失和权力的虚空。接下来的“关河空锁祖龙居”则通过对祖龙(秦始皇)的描绘,强化了历史的悲剧感,祖龙的威严如今只剩下空荡的关河。最后两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则将历史的轮回展现得淋漓尽致,暗示了文化缺失对社会动乱的影响,刘邦和项羽的斗争也因此被置于一个更深刻的文化背景之中。整首诗在沉重的历史氛围中,传达出对知识力量的反思与呼唤,具有强烈的警示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帛烟销帝业虚:古书的烟雾已散去,意味着知识的毁灭;而帝王的事业因此变得空虚。
  2. 关河空锁祖龙居:关山河流空荡荡地锁住了曾经的权威(秦始皇的统治)。
  3. 坑灰未冷山东乱:焚书坑的灰烬尚未冷却,山东地区却已经出现动乱,暗示着历史的悲剧和文化的缺失。
  4. 刘项原来不读书:历史上的刘邦与项羽并未重视读书,反映了文化缺失的后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帛烟销”与“坑灰未冷”,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 象征:焚书坑象征着文化的毁灭,关河象征历史的苍凉。
  • 反讽:提到刘项不读书,实际上在反映社会动乱的根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警示人们重视文化与知识,反思历史带来的教训,表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帛:象征文化和知识。
  • 坑灰:象征历史的悲剧与毁灭。
  • 祖龙:象征权威和历史的轮回。
  • 山东:代表地域,暗示历史动荡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焚书坑事件主要是哪个朝代的事件?
    A. 汉代
    B. 唐代
    C. 秦代
    D. 隋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祖龙”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刘邦和项羽在历史上都是重视读书的人。 (对/错)

答案

  1. C
  2. 秦始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2. 杜甫的《兵车行》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是通过历史感悟人生,但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抒怀。
  • 《兵车行》:关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焚书坑》一样,均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的历史书籍和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夏黄孝恭数遗新诗因以是答 余在北门时每立春必前索宫中春词十馀解今逢 凌屯田知和州 冬夜饮散怅然有感 偈答王侍郎 寄会稽天休学士 乾元节锡庆院燕 晚发 和晏相公夜归遇雪 登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千八万 凿空指鹿 司空见惯 折首不悔 吴相庙 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感痬 寇不可玩 蚁冢 单人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包含鸠的词语有哪些 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徇纵 中庸之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