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9:20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在壮年时我曾投身戎马生涯,那时的豪情壮志可吞灭残敌。
战阵上云雾弥漫,狼烟在夜间高高升起。
我曾面容红润、鬓发青黑,手握雕饰的长戈,守卫西方边疆。
可笑那些读书人总是误解我。
功名的梦想已然破灭,现在只能在吴楚之间漂流。
漫无目的地悲歌,心中伤怀,追思古人。
烟波浩渺无边际,望向秦关的方向又在何处?
感叹流年又一次虚度而去。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多反映民族气节和个人理想,风格豪放而哀婉。陆游的诗作中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谢池春·壮岁从戎》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去从军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中流露出他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谢池春·壮岁从戎》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感慨的词作,展现了陆游对年轻时壮志凌云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开篇的“壮岁从戎”直接点明了词人曾经的壮志与豪情,随后通过“气吞残虏”的描写,展现了他当年参加战争的英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辉煌已成往事,词人感受到的却是对往昔的无尽怀念和现实的无奈。
在描绘战斗场景时,“阵云高狼烽夜举”的意象极为生动,仿佛把读者带回了那紧张的战斗氛围中。随后“朱颜青鬓”中的对比,既表现出他年轻时的英俊,又暗示了岁月的无情。词中的“功名梦断”更是点明了陆游对理想破灭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通过“吴楚”、“秦关”等地名,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叹流年又成虚度”,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叹息。这首词不仅体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更深刻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回忆年轻时的壮志与现实的失落,表达了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破灭的无奈。陆游在诗中既展现了爱国精神,又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谢池春·壮岁从戎》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功名梦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成功的渴望
B. 对理想破灭的失落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财富的追求
“烟波无际”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繁华的城市
B. 平静的湖面
C. 广阔的水面
D. 陡峭的山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