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1:53
红螺山高郁灵秀,太傅勋名在宇宙。
入关一书赞皇图,功比萧何出其右。
令子起家甲乙科,循声两浙腾讴歌。
闽疆建节澄吏治,猰貐磨牙生风波。
羁囚暗屋陷罗网,尽室岂有污奸党。
同时更有锡山嵇,慷慨捐躯世无两。
佩印流传历有年,觐公款识刀法全。
莫问秦镌与汉制,铜章夜夜光烛天。
呜呼!信国砚,苏卿节,木魅山精不敢齧。
不然印何累累绶若若,一寸顽铜乌足说。
去岁探奇在洛阳,克绅方印曾评量。
今春拜识范公印,忠义千秋相颉颃。
黄君嗜古得精意,吾庐碧血存天地。
辟邪作纽光斓斑,上有忠臣姓名字。
君不见商银涂金剧有情,摩挲朱记到儒生。
三藩事往二百载,至今人说范忠贞。
红螺山高耸入云,灵秀之气弥漫,太傅的功勋和名声遍布宇宙。
写入关的书中赞美皇帝的图景,他的功劳堪比萧何。
他的儿子考中甲乙科,声名远扬,歌声在两浙之间回响。
在闽疆建立节令,清明治理,猰貐磨牙引发风波。
囚禁在暗屋中,被罗网困住,难道其中没有污秽的奸党?
同时还有锡山的嵇,慷慨捐躯,世上无与伦比。
佩印流传多年,觐见公款的刀法一应俱全。
不必问秦朝的雕刻和汉朝的制度,铜章夜里照耀如烛光。
哦!信国的砚台,苏卿的节操,木魅和山精也不敢来侵犯。
否则,这印为何会像绶带一样累累,难道一寸顽铜就无足轻重?
去年我在洛阳探奇,曾评量克绅的方印。
今春我拜识了范公的印,忠义的精神千秋万世相辉映。
黄君对古物的热爱使他获得了精深的见解,我的书房中流淌着碧血,存留天地。
辟邪的印章光彩斑斓,上面刻有忠臣的姓名。
你想想,商朝的银子涂金有多动人,摩挲朱记的书生情怀又是如何。
三藩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二百年,至今人们仍在谈论范忠贞。
路朝霖(清代)是一个较少被知晓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于历史人物的忠义精神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清新为特点,常通过历史典故传达对忠臣的敬仰。
《范忠贞公铜印歌和黄再同》创作于清代,正值清王朝统治时期。作者通过描写范忠贞的忠义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臣的崇拜和对历史的回顾,意在抒发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这首诗歌通过对范忠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崇尚。诗中以红螺山的灵秀和太傅的名声开篇,运用对比手法,将范忠贞的功绩与历史名臣萧何相提并论,突出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描绘了一个忠诚于国家的形象,强调了忠义的价值,诗句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富有感染力。作者通过描写范忠贞的印章,象征其永恒的忠诚与正义,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此外,诗中也提到与范忠贞相关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忠贞精神的传承。整首诗歌在形式上严谨,意象丰富,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历史的追忆。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使读者感受到历史与情感的交融。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范忠贞的忠诚与正义,强调历史人物的精神价值,倡导忠义精神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传达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忠臣的崇拜。
选择题:范忠贞的功绩被比作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红螺山”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印章具有辟邪的作用。(对/错)
范忠贞公铜印歌 vs 登高
两首诗歌都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但《范忠贞公铜印歌》更侧重于忠义精神的传承与赞美,而《登高》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