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1:04
宿先公房晓起偶成
——高明 〔元代〕
晓雨池上来,微风动寒绿。
幽人睡初起,开窗见修竹。
西山带曾云,隐隐出林木。
境寂尘自空,虑淡趣常足。
独坐无晤言,流泉下深谷。
清晨的细雨洒落在池塘上,微风吹动着寒冷的绿意。幽静的人刚刚醒来,打开窗户看到窗外的修竹。西山上时而飘动的云雾,隐隐约约映衬着林木。环境宁静,尘世的烦恼自然而然地消散,心中淡然的情趣常常足够。独自坐着没有人交谈,流泉的水声在深谷中回荡。
高明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常常借景抒情,情感细腻且深邃。
此诗是在一个清晨,高明在先公房中醒来时写成的,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元代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政治纷争,诗中反映了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宿先公房晓起偶成》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与内心的淡然情怀。开篇以“晓雨池上来,微风动寒绿”描绘了清晨雨后的池塘和微风拂动的绿意,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用“幽人睡初起,开窗见修竹”表现了隐士的生活,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理念。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西山的云雾以及隐约的树林,展现了大自然的深邃与神秘,进一步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境寂尘自空,虑淡趣常足”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独坐无言,流泉声响在深谷中,给人以孤寂而又宁静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求心灵的安宁。
诗中“幽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生活在城市的人
C. 书生
诗中的“微风动寒绿”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热烈
B. 寂静
C. 清新
“境寂尘自空”中的“尘”指的是什么?
A. 物质
B. 烟雾
C. 心中的烦恼
王维《鹿柴》与高明的《宿先公房晓起偶成》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隐逸的生活。王维的诗更加偏向于描绘静谧的山水,而高明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