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

时间: 2025-04-26 05:09:06

诗句

莫向宗周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

内廷不下班师诏,朔漠全归大将旗。

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万里竟分支。

孤臣犹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9:06

原文展示:

莫向宗周叹黍离,英雄生死系安危。
内廷不下班师诏,朔漠全归大将旗。
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万里竟分支。
孤臣犹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白话文翻译:

不要在宗周的辉煌下惋惜黍离之痛,
英雄的生死与国家的安危息息相关。
内廷却不发出班师的诏令,
北方的土地全归大将的旗帜。
父子同心甘愿为国家赴死,
长江和黄河万里长空竟然分离。
孤臣尚有埋身之处,
而二位帝王的游魂更令人悲伤。

注释:

  • 宗周: 指周朝,通常用以象征繁荣的时代。
  • 黍离: 指《离骚》中提到的离别,象征着对国家的忧虑和情感的痛苦。
  • 班师: 指回师,通常是指军队胜利后回到故乡的命令。
  • 朔漠: 指北方的荒漠,象征着辽阔的边疆。
  • 仗节: 指为国捐躯,父子同心忠于国家。
  • 孤臣: 指忠臣,虽身处孤立的境地,也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 二帝: 指历史上被杀的两位皇帝,象征对亡国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明,元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历史和现实为题材,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背景中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提到的岳王墓,寄托了对岳飞的敬仰,以及对忠臣忠义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岳飞墓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开篇以“莫向宗周叹黍离”引入,表明诗人不愿过多沉溺于历史的感伤,而是强调英雄的生死与国家的安危密切相连。接下来描绘了内廷不发出班师的命令,反映出对国家失去控制的无奈,尤其是“朔漠全归大将旗”一句,带有强烈的悲愤情绪,既表达了对大将军的赞美,又隐含了对国家沦陷的失望。诗中“父子一门甘仗节”句,表达了忠臣为了国家愿意捧心捧命的精神,展现忠义之情。最后两句“孤臣犹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则将个人的忠诚与历史的悲剧进行对比,感叹历史上忠臣的孤独与无奈,以及被杀皇帝的游魂令人怜惜。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臣忠义精神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向宗周叹黍离: 不要在周朝的辉煌下怨叹失去的痛苦。
  • 英雄生死系安危: 英雄的生死与国家的安危息息相关,意指英雄为了国家拼搏。
  • 内廷不下班师诏: 朝廷没有下达班师的命令,反映出对国家局势的不满。
  • 朔漠全归大将旗: 北方的土地已经完全归于将领的统治,象征着国家的动荡。
  • 父子一门甘仗节: 父子同心愿为国家赴死,展现忠诚。
  • 山河万里竟分支: 纵使山河辽阔,也因战争而分裂,感慨国家分裂。
  • 孤臣犹有埋身地: 孤独的忠臣虽有归宿,但心中仍感痛苦。
  • 二帝游魂更可悲: 亡国的二位帝王的灵魂游荡,令人更为悲伤。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通过对比英雄与亡国的悲剧,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隐喻: “黍离”隐喻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排比: “父子一门甘仗节,山河万里竟分支”展示忠义与家国情怀的对比。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主要是对忠臣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强调英雄的牺牲与国家的兴亡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忠诚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亡国之痛的深切哀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宗周: 象征历史的辉煌与繁荣。
  • 黍离: 代表对国家沦陷的痛苦。
  • 内廷: 反映权力中心的无能与冷漠。
  • 大将旗: 象征军事力量与权势。
  • 孤臣: 代表忠臣的孤独与痛苦。
  • 二帝: 亡国帝王,象征历史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向宗周叹黍离”中的“黍离”是什么意思?

    • A. 离别之痛
    • B. 丰收的喜悦
    • C. 国家兴亡
    • D. 英雄的壮烈
  2. 诗中提到的“父子一门甘仗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国家的忠诚
    • C. 对个人名利的追求
    • D. 对历史的不满
  3. “孤臣犹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中的“游魂”指的是什么?

    • A. 忠臣的灵魂
    • B. 亡国帝王的灵魂
    • C. 战争中的士兵
    • D. 诗人的感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飞《满江红》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岳飞的《满江红》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抗敌的决心,与高明的《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相似,均体现了忠臣的情怀,但《满江红》更强调行动的豪情,而高明的诗则带有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高明生平及作品分析》
  • 《古诗词的情感与意象研究》
  • 《岳飞与忠臣文化的传承》

相关查询

题觉真上人院 送僧归洞庭 经河中 经杭州 秋日陕州道中作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下第后晓坐 月夜登王屋仙坛 天津桥晚望 早秋雨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枢副 邑字旁的字 以一击十 妙身 头足异处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閠字旁的字 泣歧悲染 百废待举 五帝三皇 宝盖头的字 预参 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乘酒假气 伏结尾的成语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