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40:55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能编似云薄,横绝清川口。
缺处欲随波,波中先置笱。
投身入笼槛,自古难飞走。
尽日水滨吟,殷勤谢渔叟。
这渔具编织得像轻薄的云朵,横跨在清澈的河流口。
在缺口的地方想要随波而去,水中先安置好渔笼。
想要投身进入笼子,自古以来就难以逃脱。
整日坐在水边吟唱,恳切地向渔夫致以谢意。
陆龟蒙(约公元739年-约公元805年),字子美,号澹庵,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渔家生活,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渔具诗。鱼梁》反映了作者对渔家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渔业与农业发展,诗人通过对渔具的描绘,展现了渔夫的辛勤与生活的智慧。
这首诗通过对渔具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用“能编似云薄”形容渔具的轻巧,展现了诗人对渔具工艺的赞美。接着,诗人描绘了渔具在清流中横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诗中“缺处欲随波”一语,表现了渔夫在捕捉鱼类时的细致与谨慎,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依赖。
“投身入笼槛,自古难飞走”则揭示了渔夫在捕捉鱼类时,所面临的自然法则——无论鱼如何挣扎,最终都难以逃脱。此句引发对生命、自由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一句“尽日水滨吟,殷勤谢渔叟”则表达了诗人对渔夫辛勤劳动的敬意,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情。
整首诗通过渔具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渔夫辛勤劳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渔具、波、笼槛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中“能编似云薄”中的“云薄”用来形容什么?
A. 渔夫
B. 渔具
C. 鱼类
D. 水波
诗中提到“投身入笼槛,自古难飞走”,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鱼的自由
B. 渔夫的辛苦
C. 捕捉鱼类的命运
D. 水的流动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对谁表示感谢?
A. 渔夫
B. 鱼
C. 自然
D. 水
《渔歌子》与《渔具诗。鱼梁》均描绘了渔家生活,但《渔歌子》更注重渔夫的情感表达,而《渔具诗》则侧重于渔具的描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