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2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4:40
儒臣橐笔久摩研,赫濯声灵信史传。
法则昭垂千万祀,勤劳想见十三年。
诚孚度索悬橦地,象应联珠合璧天。
实录拜观钦陟降,衷忱可胜凛冰渊。
儒家的臣子长久地磨砺笔墨,努力地撰写和研究史书,
法律的威严在历史长河中广泛传播,勤奋的成果经过了十三年的努力。
真诚和信任的基础在这悬挂的帷幕之上,象征着天上联珠合璧的美好。
实录的典籍在这里恭敬地拜观,内心的诚意可以胜过那冰冷的深渊。
弘历(1711年-1799年),清代乾隆皇帝,年号乾隆,是清朝的一位重要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特别重视文治,推动了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此诗写于乾隆年间,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重视和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弘历在位期间,努力整顿朝政,注重法律的实施和历史的记录,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和法律的尊重,展现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开篇“儒臣橐笔久摩研”描绘了文人学者们辛勤耕耘的场景,强调了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接着“法则昭垂千万祀”,突出了法律的权威和历史的长久影响,表现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勤劳想见十三年”则体现了作者对辛勤工作的肯定,十三年的努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正是这种坚持和努力,才使得法律和文化得以传承。
后两句“诚孚度索悬橦地,象应联珠合璧天”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悬挂的帷幕象征着对知识和法律的敬畏,同时“联珠合璧”则暗示着团结和和谐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弘历对历史、法律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他作为一位明君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法律和文化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重视和理想。表达了对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推崇,以及对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期望。
《皇考实录圣训告成恭纪长律四首 其一》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弘历
C. 白居易
D. 杜甫
诗中“法则昭垂千万祀”意指什么?
A. 法律的无效
B. 法律的长久传播
C. 法律的隐秘
D. 法律的短暂
“联珠合璧”象征什么?
A. 纷争
B. 和谐美好
C. 混乱
D. 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