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圭峰山》

时间: 2025-04-27 13:10:17

诗句

太华三峰外,兹峰亦削成。

空青无雾障,奇秀与云争。

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

此江清到底,照影亦分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0:17

原文展示

太华三峰外,兹峰亦削成。
空青无雾障,奇秀与云争。
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
此江清到底,照影亦分明。

白话文翻译

在太华山的三峰之外,这座山峰也显得削尖挺拔。空旷的天空没有雾霭阻挡,奇特秀美的山峦与云彩争相斗艳。笔直的柏树从山间挺拔而出,初升的阳光照在手掌上,温暖而明亮。这条江水清澈见底,映照着周围的景色也分外鲜明。

注释

  • 太华:指太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山势险峻,风景优美。
  • 兹峰:此处的山峰,指作者所描写的山。
  • 空青:指晴朗无云的天空。
  • 无雾障:没有雾气的阻挡,表示视野清晰。
  • 奇秀:奇特而秀丽的风景。
  • 直柏:笔直的柏树,象征坚毅与挺拔。
  • 初阳:初升的太阳。
  • 此江:指眼前的江水,清澈见底。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太华山和江水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清澈的心境。诗中所描绘的山水之美,也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亮吉(约1660-1730),字仲安,号静斋,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圭峰山》是在作者游历太华山时所作。那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们常常外出游玩,借自然之景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圭峰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作者通过对太华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和清澈。诗中“空青无雾障,奇秀与云争”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晴空万里的美丽景象,彰显出自然的纯净与秀美。接下来的“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更是通过细节的描写,传达出阳光照耀的温暖和生机,这种自然与生命的交融,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与宁静。最后一句“此江清到底,照影亦分明”,不仅描绘了江水的清澈,还隐喻了内心的明澈与透明,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清晰理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华三峰外,兹峰亦削成:太华山的三座高峰外,这座山峰也显得格外尖锐。
  2. 空青无雾障,奇秀与云争:天空一片清澈,没有雾霭阻挡,奇特的山色与云彩竞相辉映。
  3. 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笔直的柏树在眼前挺立,初升的阳光照耀在手掌上,感到温暖。
  4. 此江清到底,照影亦分明:这条江水清澈见底,映照的影子也格外清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奇秀与云争”将山水与云彩进行比较,突出自然的美丽。
  • 对仗:如“直柏当胸出,初阳贴掌生”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明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峰:象征着坚韧与高远的志向。
  • 天空:代表着开阔与自由。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清澈与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华”指的是哪个山?

    • A. 华山
    • B. 太华山
    • C. 黄山
  2. “空青无雾障”中“无雾障”指的是:

    • A. 有雾
    • B. 没有雾霭
    • C. 雾气很重
  3. 诗中提到的“直柏”象征什么?

    • A. 脆弱
    • B. 坚毅
    • C. 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水自然的闲适。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对庐山的赞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洪亮吉《圭峰山》: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的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重视情感的内涵,而洪亮吉则强调自然的美丽与清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洪亮吉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美学探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柳陌 摊破浣溪沙 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除夜叹 留别彦上人 窗下绣(一落索) 阻风小孤山晚晴作 江南曲(踏莎行·三之一) 怀寄彭城朋好十首之三刘四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之三秋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嫌的成语 冷眼人 移更 色字旁的字 阎罗 水底摸月 有口难辩 秃宝盖的字 知书通礼 质强 辰字旁的字 弃书捐剑 去本就末 斗字旁的字 彰赫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