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0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02:32
汤郡博见召口号
作者: 区越 〔明代〕
笑谈真率古遗风,松偃清沟翠黛浓。
更扫竹床从坐卧,不妨烟雾重朦胧。
藏阄兴饮谁为客,击钵催诗自恼公。
似见龙钟应笑倒,岂知仙老解还童。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风范的珍视,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与友人欢聚,享受生活的乐趣。尽管环境时常笼罩在烟雾之中,但他们依然乐于其间。诗中提及饮酒作诗,表现出对友人的期待与自我调侃,最后则以轻松的态度看待年老与青春,暗示真正的快乐在于心态的年轻。
区越,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相聚,借酒作乐,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追求。
《汤郡博见召口号》通过自然景色和友人聚会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笑谈”开篇,带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既有对古风的欣赏,也有对当下生活的享受。松树和清沟的意象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竹床则象征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烟雾重朦胧”,不仅是视野的模糊,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表明在喧嚣的生活中,诗人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态度。
饮酒作诗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息,诗人将“藏阄兴饮”与“击钵催诗”结合,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期待,也暗含了对自身创作的调侃。最后两句“似见龙钟应笑倒,岂知仙老解还童”更是将整个诗意推向了高潮,以幽默的方式反思了老年与青春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心态年轻的重要性。
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竹床”象征:
“岂知仙老解还童”主要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