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周原已母孺人寿诗分题得笄》

时间: 2025-04-26 12:00:12

诗句

忆年十五头始笄,二十嫁作梁鸿妻。

自从结发事夫子,每以盥栉随鸣鸡。

昼行顾影夜照烛,举步不出閤与闺。

多情爱笄恐笄坠,举案直与双眉齐。

夫年七十头总白,白发尚可胜梳鎞。

郎君宦游得归省,会以甘旨充盐齑。

凤冠珠翟有时降,笄也未可抛尘泥。

戏将拈取示儿道,此物见尔从孩提。

愿翁长健姥亦健,鹤形鲐背牙齿鲵。

更看此物作家宝,岁岁分赋长生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12

原文展示:

忆年十五头始笄,二十嫁作梁鸿妻。
自从结发事夫子,每以盥栉随鸣鸡。
昼行顾影夜照烛,举步不出閤与闺。
多情爱笄恐笄坠,举案直与双眉齐。
夫年七十头总白,白发尚可胜梳鎞。
郎君宦游得归省,会以甘旨充盐齑。
凤冠珠翟有时降,笄也未可抛尘泥。
戏将拈取示儿道,此物见尔从孩提。
愿翁长健姥亦健,鹤形鲐背牙齿鲵。
更看此物作家宝,岁岁分赋长生题。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十五岁时开始梳头,二十岁嫁作梁鸿的妻子。
自从结发后侍奉丈夫,每天洗漱打扮都伴随着鸡鸣声。
白天行走时顾影自怜,夜晚点灯照耀,举步不出门阀与闺房。
多情的我爱着发髻,唯恐发簪掉落,手中的托盘也与双眉齐平。
如今丈夫七十岁,头发已全白,白发仍然可以胜过梳妆。
丈夫在外任职归来时,总带着美味佳肴来充当盐和腌菜。
凤冠珠翟有时能降临,发簪也不能随意抛弃污泥。
戏弄着拿起发簪给儿子说,这物件你从小就见过。
愿老父亲长寿,母亲也健康,像仙鹤般高雅,像鲐背一样长寿。
更希望这个发簪成为家中的宝物,年年都能赋上长生的诗篇。

注释:

  • 始笄: 开始梳头,古代女子的成年礼。
  • 梁鸿: 指东汉著名学者梁鸿,代表贤良淑德的丈夫。
  • 盥栉: 洗漱梳理。
  • 鹤形鲐背: 比喻长寿健康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92年-1569年),字汝霖,号东阳,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生活在明中期,政治上曾任官职,文学上则以诗词和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东阳晚年,表达了他对家庭、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妻子的深情与对长寿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妻子的生活点滴,展现了一种平凡而又温馨的家庭生活。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珍惜。李东阳以“头始笄”开篇,引入了个人成长与婚姻生活的回忆,紧接着用“昼行顾影夜照烛”描绘了家庭内的安宁与温馨,展现了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形象。诗的后半部分则将目光投向未来,表达了对长寿的期望,以及对家庭传承的重视,尤其是“岁岁分赋长生题”一句,传达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李东阳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年十五头始笄: 追忆自己十五岁开始成年。
  • 二十嫁作梁鸿妻: 指二十岁嫁给有才华的丈夫,象征着美满婚姻。
  • 自从结发事夫子: 结发后全心全意侍奉丈夫。
  • 昼行顾影夜照烛: 白天看自己的影子,晚上点灯照明,表现家庭生活的单调与安宁。
  • 多情爱笄恐笄坠: 对发簪的珍视,象征着女性的身份与地位。
  • 夫年七十头总白: 描述丈夫年老白发的情景,感叹岁月流逝。
  • 郎君宦游得归省: 丈夫外出任职后归来,带回美味。
  • 凤冠珠翟有时降: 颇具象征意义,暗指荣华富贵的美好愿景。
  • 愿翁长健姥亦健: 对父母健康长寿的祝福。
  • 更看此物作家宝: 期望发簪成为家族的珍宝,象征着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对比青年与老年的生活状态,表现时间的流逝。
  • 象征: 发簪象征着女性的身份与家庭的传承。
  • 拟人: 通过“戏将拈取示儿道”,赋予物品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长寿、幸福的美好愿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传统家庭价值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女性的成长与身份。
  • 白发: 表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凤冠珠翟: 象征荣华富贵与美好愿景。
  • 鹤形鲐背: 形象化地表达对长寿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东阳在诗中提到的“笄”象征着什么? A. 婚姻 B. 成年 C. 亲情 答案: B

  2. 诗中描写丈夫年老的句子是哪一句? A. 夫年七十头总白 B. 自从结发事夫子 C. 昼行顾影夜照烛 答案: A

  3. “岁岁分赋长生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长寿的美好祝愿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关于女性成长的诗句。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家庭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比较李东阳这首诗与唐诗中的《长恨歌》,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人生与时间的思考,但李东阳更侧重于家庭日常,而《长恨歌》则更具史诗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李东阳传记及其作品集
  • 传统文化与女性角色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踏枝·泰和茗座听箫 鹊踏枝 丁亥端阳步冯正中“谁道闲情抛掷久”韵 鹊踏枝 游园 鹊踏枝 赠邻女 鹊踏枝 鹊踏枝 柳 鹊踏枝 其十四 鹊踏枝 其十三 鹊踏枝 其十二 鹊踏枝 其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个中之人 靡不所措 不抗不卑 私视使目盲 休兵罢战 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略地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本愿 釒字旁的字 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秋月如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