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42
一自看花罢,俱为泛梗人。
余栖吴苑月,君卧洞门春。
道在惟宗鲁,文成欲过秦。
关山戎马后,何处嗣音尘。
自从看完花之后,大家都成为了漂泊的游子。我在吴苑中栖息,欣赏着明月,而你却在洞门下安睡,享受着春光。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宗鲁,文才又想要超越秦朝。经历了关山和戎马的岁月,在哪里还能听到你的音讯呢?
皇甫汸(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籍贯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常表现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这首诗写于作者远离故土、思念友人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吴苑与洞门,均为当时文化与生活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寄罗达夫于雪浪阁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诗作,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开篇“自看花罢,俱为泛梗人”以看花引出游子的主题,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如今漂泊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余栖吴苑月,君卧洞门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位朋友在不同地方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彼此间的距离与分隔。
“道在惟宗鲁,文成欲过秦”一句则引入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希望在文化上有所成就,却又感受到时代的局限。结尾“关山戎马后,何处嗣音尘”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牵挂与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情的交织,构建出一种深邃的情感氛围,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一自看花罢,俱为泛梗人。
余栖吴苑月,君卧洞门春。
道在惟宗鲁,文成欲过秦。
关山戎马后,何处嗣音尘。
整首诗通过友人之间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泛梗人”指的是:
A. 漂泊的人
B. 诗人
C. 友人
“余栖吴苑月”中“吴苑”指的是:
A. 一种花
B. 古代吴地的园林
C. 一位朋友
诗的中心思想是: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C. 对历史的回顾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相比,皇甫汸的这首诗同样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加强调了对自然的依恋和个人的孤独感,而皇甫汸则通过更为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历史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