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27
花竹可消愁,愁来独上楼。
自古天涯客,谁禁老去秋。
花和竹子可以用来消愁,然而愁绪却让我独自登楼。
自古以来,身在天涯的人,谁能阻止年老与秋天的到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谢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梦阮,号夷甫,晚号竹溪居士,生于苏州。谢榛擅长诗、词、文,尤其以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个人面临人生秋季、回顾往事之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思考,代表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感受的深刻体悟。
《东园秋怀二首》通过简单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首句“花竹可消愁”中的“花竹”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希望借助美景抚慰愁绪的愿望。尽管美好的花竹在眼前,愁绪却如影随形,诗人不得不“独上楼”,这显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自古天涯客”则引入了一个更为广泛的主题,诗人以“天涯客”自喻,表达了对远离故土、漂泊异乡的感受。随着时光流逝,年老与秋天的到来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避。这种感慨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学反思。全诗在情感上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的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竹”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天涯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谢榛与李白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对孤独与人生无常的思考。李白在《静夜思》中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思念,而谢榛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二者虽各有侧重,但都流露出文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