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4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41:14
飞将龙沙逐虏还,
夜驱驼马入燕关。
城头残月谁横笛,
吹落梅花雪满山。
一位勇猛的将领在龙沙战场上追击敌人凯旋而归,
夜间驱赶着驼马驶入燕关。
城头的残月下,不知是谁在吹笛,
笛声吹落了满山的梅花,如同雪花飘落。
作者介绍: 谢榛(约1580—1643),明代诗人,字元吉,号石川,晚号梅溪,生于苏州。谢榛擅长诗词,尤其以边塞诗闻名,其作品多描写战争、边塞风光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末动乱时期,国家动荡,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战争景象与归乡心情,表达对国家和家园的热爱与忧虑。
《塞上曲三首》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边塞画面。诗的开头便以“飞将龙沙逐虏还”引入,直接展现了将领的英勇和凯旋的喜悦。接下来的“夜驱驼马入燕关”则将时间设定在夜晚,表现了将士们归家的急切。在这幅动人的画面中,诗人不仅展示了壮丽的边塞风光,也通过“城头残月谁横笛”表达了孤独与思乡的情绪。最后一句“吹落梅花雪满山”则以梅花和雪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冷清与忧伤,突出了战争带来的伤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家园的眷恋,体现了明末士人的悲愤与无奈。这种情感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尤为珍贵,给予读者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战士的归乡情与孤独的夜景,传达了对家国的深情厚谊和对战乱的无奈与忧伤。
诗词测试:
“飞将”指的是:
A) 温文尔雅的文人
B) 勇猛的将领
C) 归乡的旅人
D) 农田的耕作
“夜驱驼马入燕关”中的“燕关”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个地名
C) 一种动物
D) 一种节日
诗中“梅花雪”象征着:
A) 春天的来临
B) 家园的温暖
C) 寒冷与孤独
D) 勇敢的斗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