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1:48
念奴娇(咏柳)
作者: 秦观 〔宋代〕
纤腰袅袅,东风里逞尽娉婷态度。
应是青皇偏著意,尽把韶华付与。
月榭花台,珠帘画槛,几处堆金缕。
不胜风韵,陌头又过朝雨。
闻说灞水桥边,年年春暮,满地飘香絮。
掩映夕阳千万树,不道离情正苦。
上苑风和,琐窗昼静,调弄娇莺语。
伤春人瘦,倚阑半饷延伫。
这首词描写了柳树在东风中摆动的婀娜姿态,似乎是受到青皇(春天的象征)的特别宠爱,把它的青春时光都交给了柳树。月下的花台、珠帘和画槛等景致中,处处可见金色的缕线装饰。柳树的风韵让人陶醉,路过的地方又经历了一场春雨。听说在灞水桥边,年年春天的结束,满地都是飘落的柳絮。夕阳下,成千上万的树木掩映其中,谁又知道此时的离别之苦呢?在上苑里,春风和煦,窗内安静,传来娇莺的鸣叫。伤春的人消瘦,倚着栏杆,久久驻足。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词风婉约清新,情感细腻,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天,正是柳树生长的季节,诗人通过咏柳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及离别的苦楚,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愁的感慨。
《念奴娇(咏柳)》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词中“纤腰袅袅,东风里逞尽娉婷态度”让人仿佛看见了在春风中轻柔摇曳的柳条,生动地描绘了柳树的优雅姿态。接下来的“应是青皇偏著意,尽把韶华付与”则将柳树的美丽与春天的神灵相联系,暗示了自然与生命的紧密相连。
而“月榭花台,珠帘画槛,几处堆金缕”,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春日氛围。词中提到的灞水桥和满地飘香絮,更是增强了离愁别绪的意象,令人感受到春天虽美,但终将逝去的无奈。
最后,“伤春人瘦,倚阑半饷延伫”以人情带动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感伤,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交织着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离愁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柳树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伤感,情感细腻而深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青皇”是指谁?
A. 夏天的神
B. 冬天的神
C. 春天的神
D. 秋天的神
词中“伤春人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在词中,柳树的形象主要是用来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青春
B. 强壮与力量
C. 哀伤与绝望
D. 无知与无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