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30
秋兴九首其九拟白乐天
作者:秦观 〔宋代〕
不因霜叶辞林去,
的当山翁未觉秋。
北里酒钱烦屡索,
南州诗债懒频酬。
欲歌金缕羞红粉,
拟插黄花避白头。
底事登临好时节,
等闲收拾许多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感受。他看到霜叶并没有因寒冷而离开树林,而山中的老翁也未曾觉察到秋的到来。北方的酒钱不断催促,而南方的诗债也让他感到厌烦。尽管想要高歌一曲,却又羞于在红粉之中歌唱,打算用黄花来掩盖自己的白发。诗人感叹,为什么在这样的好时节登高望远,却总是无端地积聚了许多愁苦呢?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婉约词,作品多富有情感,往往寄托个人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秋兴九首》是秦观在秋天时创作的系列诗作,此诗特别反映了秋天的萧瑟与个人的孤独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感受。诗中通过对霜叶、山翁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用“北里酒钱烦屡索”和“南州诗债懒频酬”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琐事的缠扰,使得本应享受的秋日变得沉重。想要高歌却羞于在“红粉”中歌唱,反映出诗人对青春和美好的渴望,但又因年华已逝而感到无奈。
最后一句“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更是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感叹在美好的季节里,心中却积聚了许多无形的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秦观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却感到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负担的思索。
诗中提到的“山翁”指的是:
A. 一位老者
B. 一位年轻人
C. 一位商人
“北里酒钱烦屡索”中的“酒钱”指的是什么?
A. 饮酒的费用
B. 生活的压力
C. 诗的费用
诗人想要高歌但为何羞于“红粉”?
A. 因为不喜欢妆饰
B. 因为感到衰老
C. 因为不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