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0: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0:15:57
清平乐
作者: 左锡璇
秋风萧瑟。触耳虫声急。花影横窗灯照壁。添倍凄凉颜色。年来别思频添。愁生两叶眉尖。试问楼头明月,清光却向谁圆。
秋风吹来,萧瑟的声音让人心寒,虫鸣声急促刺耳。窗外花影映照在灯光下,墙壁上显得格外凄凉。年复一年,离别的思绪愈发加重,愁苦的情绪让我的眉梢悄然上扬。我试着问问楼头的明月,清辉照耀的光芒到底是为了谁而圆满呢?
“明月”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思乡、怀念,寄托人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明月”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离别情感的喻象。
作者介绍:
左锡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尤其是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秋季,正值离别时节,诗人在感受到秋风的凄凉和虫声的急促之时,思绪自然而然地被勾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无奈。
左锡璇的《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个人内心的孤独。首先,诗中生动的描写了秋风的萧瑟和虫鸣的急促,这些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孤寂的氛围。随后,窗外的花影和灯光的映衬让整个场景更显得凄凉,似乎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年来别思频添”一句,直接点明了思念的主题,年复一年,愁思如潮,愁苦逐渐加深,眉头的不自觉皱起正是内心感受的体现。最后,诗人以“试问楼头明月”作为结尾,既是对明月的询问,也是一种自我反问,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无奈的感叹。
整首词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巧思,秋风、虫声、花影、明月等意象层层叠加,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念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亦对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与无奈,抒发了人们在秋季时节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愁生两叶眉尖”中的“愁”指的是: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疲惫
诗人问明月的原因是: A. 想知道月亮的来源 B. 渴望团圆 C. 想要明月的陪伴 D. 询问天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