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5-08 07:10:40

诗句

残腊卷愁去,春至莫间愁。

荣枯会有成说,无处著机谋。

身世石中敲火,富贵草头垂露,何用苦贪求。

三尺布衣剑,千载赤松游。

忆亲朋,方丱角,总白头。

羊肠世路巇崄,莫莫且休休。

选甚范侯高爵,遮莫陶公钜产,争似五湖舟。

万事付蜗角,止坎谩乘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10:40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残腊卷愁去,春至莫间愁。
荣枯会有成说,无处著机谋。
身世石中敲火,富贵草头垂露,何用苦贪求。
三尺布衣剑,千载赤松游。
忆亲朋,方丱角,总白头。
羊肠世路巇崄,莫莫且休休。
选甚范侯高爵,遮莫陶公钜产,争似五湖舟。
万事付蜗角,止坎谩乘流。

白话文翻译

残冬已去,春天来临时就不要再忧愁。
荣华富贵终究会有成败的说法,无处生根又有何可图谋。
身世如同石头中敲打出的火焰,富贵如草头上的露水,又何必苦苦追求。
一把三尺长的剑,千年间与赤松人游玩。
回忆起亲朋好友,仿佛在说白了头。
羊肠小路崎岖不平,且行且停歇。
为何要选择范仲淹那样的高位,又何必遮掩陶渊明的巨富,
比不上在五湖中遨游的船。
万事都交给蜗牛的角去处理,唯有在沟坎中随波逐流。

注释

字词注释

  1. 残腊:指腊月的残余,意即冬天的结束。
  2. 荣枯:指荣华与枯萎,象征人生的起伏。
  3. 身世:指个人的命运与身世。
  4. 三尺布衣:比喻普通百姓。
  5. 羊肠:形容小路曲折。

典故解析

  • 范侯:指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生活著称。
  • 赤松:赤松子,古代道家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清夫,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自然界复苏之时,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意在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意义。诗人通过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新的开始,提醒人们不必再为过去的忧愁所困。诗中反复提到的“荣枯”,体现了人对成败的看法,指出了富贵和地位的虚幻。整首诗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纷繁复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中所提到的“羊肠世路巇崄”,生动地描绘了人生道路的艰难,然而在此背景下,诗人依然选择放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认为与其追逐高官厚禄,不如选择一条自由的生活之路。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挑战,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残腊卷愁去,春至莫间愁。”:冬天已去,春天来临时,何必再忧愁。
  2. “荣枯会有成说,无处著机谋。”:荣华与衰败总有其道理,何必在无处生根的地方图谋。
  3. “身世石中敲火,富贵草头垂露,何用苦贪求。”:人生如同石头中敲出的火焰,富贵如草上的露水,何必苦苦追求?
  4. “三尺布衣剑,千载赤松游。”:一把三尺长的剑,千年间与赤松人游玩,表达人生的悠闲与自在。
  5. “忆亲朋,方丱角,总白头。”:回忆亲朋好友,仿佛在说白了头,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6. “羊肠世路巇崄,莫莫且休休。”:人生道路曲折,行走间需停歇。
  7. “选甚范侯高爵,遮莫陶公钜产,争似五湖舟。”:为何要追求范仲淹的高位,陶渊明的财富,比不上在五湖中自由游览的船。
  8. “万事付蜗角,止坎谩乘流。”:万事交给蜗牛的角去处理,随波逐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羊肠小路”形象地描绘人生的艰难与曲折。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蜗牛的角赋予处理万事的能力,增添了趣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强调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看法和洒脱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2. 羊肠小路:象征人生的艰辛和不平坦。
  3. 三尺布衣:象征普通人的生活哲学。
  4. 五湖舟:象征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残腊”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D. 秋季

  2. 诗人认为,追求高官厚禄是否值得? A. 值得
    B. 不值得
    C. 有时值得
    D. 不确定

  3. “羊肠世路巇崄”中“羊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小路
    C. 一种食物
    D. 诗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以抒发人生哲理为主题,探讨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陶渊明的《饮酒》:强调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刘清夫与李白的作品都反映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刘清夫则更为淡泊。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清夫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题传岩叟悠然阁) 感怀示儿辈 和杨民瞻韵 江山庆云桥 声声慢 其二 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满江红·汉水东流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 清平乐(寿道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刻截 见异思迁 用字旁的字 造实 包含浣的词语有哪些 军令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首字旁的字 放饭流歠 敲搕 杀回马枪 亡不旋踵 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涕泗交流 秃宝盖的字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尽室以行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