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25
重阳前一日登镇海楼
王摅 〔清代〕
无端来作五羊游,节近登高上此楼。
海气溟蒙山绕郭,天风浩荡客悲秋。
飘逢且喜云生屐,簪菊应羞雪满头。
乡国茫茫何处是,珠江一片夕阳愁。
无缘无故地来这里游玩,恰逢重阳节前夕,我来到这座楼上。
海边的气息弥漫,山丘环绕着城郭,秋天的风浩荡而来,让人感到一丝忧伤。
漫步在云间,我心中喜悦,心里却又感到羞愧,因为我头上插着菊花,而菊花的洁白让我想起了满头白发的老年。
故乡远在何方,眼前的珠江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愁苦。
作者介绍:王摅,清代诗人,代表了清代的文人风范,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重阳节前夕创作的,诗人登上镇海楼,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重阳前一日登镇海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无端来作五羊游”,诗人以轻松的语气引入,似乎在表达随意游玩的心情。然而,随着景色的展开,诗人的情感逐渐沉重。海气和天风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气息和浓厚的思乡情绪,而“飘逢且喜云生屐”则让人感受到游玩中的一丝乐趣,但紧接着的“簪菊应羞雪满头”又引发了对老年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乡国茫茫何处是,珠江一片夕阳愁”更是将思乡与愁苦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意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悲凉与人生的无常,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珠江一片夕阳愁”),对仗(如“海气溟蒙”和“天风浩荡”),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基调沉重而又细腻。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簪菊应羞雪满头”中的“菊”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珠江”是指哪个城市的河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