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8:25
和知郡史监丞鹿鸣宴诗
——方岳
文物声明极盛秋,
傅岩人不待形求。
笔扛龙鼎雄豪在,
手拔鲸牙汗漫游。
温饱定知非雅意,
治安谁与借前筹。
老予曾到慈恩顶,
更放诸贤出一头。
在这个文物极盛的秋天,
傅岩山的人们不再追求物质的形态。
我手握笔杆,像龙鼎那样雄壮豪迈,
手中拔出鲸牙,惬意地游荡。
温饱之事自知并非雅致的追求,
治安的事情又有谁来借前人的筹算呢?
我老了,曾经到过慈恩顶,
希望能把贤士们都放出一头。
方岳,宋代诗人,字季庵,号青松,生于北宋时期,致力于诗文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作于一个秋天的宴会上,诗人通过对秋天丰收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反映了宋代社会对文化与政治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丰盈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中“文物声明极盛秋”一语,传达了丰收的喜悦和文化的繁荣。然而,接下来的“傅岩人不待形求”则引发了对人们内心追求的反思,表明在物质富足的表象下,真正的精神追求被忽视。
诗人在描绘自己手握“龙鼎”和“鲸牙”的豪情时,展现了他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接下来的“温饱定知非雅意,治安谁与借前筹”则让人意识到,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时,温饱和治安依旧是社会存续的重要基础,强调了人们在追求高雅时不应忘记脚踏实地的现实。
最后两句中提到的“老予曾到慈恩顶”,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贤士共谋未来的愿望。整首诗以豪放的气势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方岳作为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神追求。
整首诗在描绘物质丰盈的同时,深刻反思人们对于精神追求和现实生活的态度,强调在追求高雅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温饱和治安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傅岩”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
“温饱定知非雅意”的意思是:
A. 温饱是高雅的追求
B. 温饱不是高雅的追求
C. 温饱与高雅无关
方岳提到的“慈恩顶”,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