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32
曾是将军莳菊馀,尚遗秋雪一藤癯。
篱香伴酒经三主,钱树涂银散五铢。
往往抱霜冰夜蝶,亭亭插帽朗晴萸。
落英又道堪餐甚,坐看柴桑一事驱。
曾经是将军,种植菊花的余韵,仍然留有秋天的白雪和一根瘦藤。
篱笆边的香气伴随着酒,经历了三位主人的欢聚,钱树上涂抹着银色,散落着五铢钱币。
常常在寒霜中抱着冰冷的夜蝶,亭亭玉立,戴着帽子在晴朗的萸树下。
落花又谈到美食,坐着看柴桑的事物流转。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一生饱经风霜,经历了政治斗争和个人的磨难,形成了其作品中那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困苦的时代,徐渭以菊花为题,通过描绘菊花的种植与盛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对归隐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徐渭的《菊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提到“曾是将军莳菊馀”,引出作者的身份与经历,仿佛在述说着一个完整的故事。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中“篱香伴酒经三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情感,酒桌上的欢聚暗示着纵然时光荏苒,依然有值得珍惜的瞬间。而“钱树涂银散五铢”则是对物质世界的描摹,反映出诗人对财富与生活的看法,似乎在讽刺追逐金钱的无奈与虚幻。
接着,徐渭通过“往往抱霜冰夜蝶,亭亭插帽朗晴萸”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菊花在霜中傲然挺立,显示出其不屈的生命力。最后,诗句“落英又道堪餐甚,坐看柴桑一事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应以自然为本,随遇而安。
整体而言,《菊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更是徐渭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全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归隐自然的情怀。
《菊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钱树”象征什么?
诗中“往往抱霜冰夜蝶”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