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7:01
诗词名称: 谒高忠宪公祠
作者: 华毓荣 〔清代〕
先生当百六,砥柱一孤臣。
祠掩空山古,人游止水春。
遗书悬日月,拜表答君亲。
千载斯文在,松杉晓雨新。
这位先生在历史上应当有一百六十年之久,是一位坚韧不拔的孤臣。
他的祠堂隐藏在古老的空山之中,游人们在春日的清水边停留。
遗留下来的书信悬挂在日月之间,拜表的仪式回答了君主的亲恩。
千年之后,这份文化依然存在,松树与杉树在晨雨中显得格外新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忠宪公”指的是高宗时期的忠臣,像高忠宪公这样的角色在中国历史中屡见不鲜,象征着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在古代,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常被视为美德。
作者介绍:
华毓荣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怀、咏史为主,风格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为题材,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先贤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稳定但民众对历史的反思与追溯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高忠宪公的追忆,表达对忠诚与清白精神的崇敬。
这首诗以高忠宪公为中心,表达了对忠臣的尊敬和对历史的思考。首句“先生当百六,砥柱一孤臣”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高忠宪公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历史长河中的支柱,象征着忠诚和坚韧。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祠堂的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与高忠宪公的伟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遗书悬日月,拜表答君亲”则强调了忠臣的遗德,遗留的书信和对君主的回应,表明忠臣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和精神传承。最后两句“千载斯文在,松杉晓雨新”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表明即使时光流逝,这份精神依然存在,生生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高忠宪公的追怀,折射出对忠诚与清白的推崇,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忠诚与清白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也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在后世延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高忠宪公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A. 大山
B. 砥柱
C. 小溪
诗中提到的“遗书”代表什么?
A. 诗人的作品
B. 忠臣的教诲
C. 书信的历史
诗的主题主要是赞美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忠诚与清白
C. 个人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这首诗更加内敛,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而《将进酒》则表现出豪放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