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8:12
贺新郎 五人之墓再用前韵
作者: 陈维崧
古碣穿云罅。记当年黄门诏狱,群贤就鲊。
激起金阊十万户,白棓霜戈激射。
风雨骤冷光高下。慷慨吴儿偏嗜义,便提烹谈笑何曾怕。
抉吾目,胥门挂。铜仙有泪如铅泻。
怅千秋唐陵汉隧,荒寒难画。
此处丰碑长屹立,苔绣坟前羊马。
敢轻易霆轰电打。多少道傍卿与相,对屠沽不愧谁人者。
野香发,暗狼藉。
这块古碑穿透了云层。想起当年的黄门诏狱,众多贤士聚集在这里。
激发了金阊城十万户人家,长枪短炮在这里激烈交战。
风雨骤然而至,光线忽明忽暗。慷慨的吴儿特别喜好义气,提起刀来谈笑自如,何曾畏惧?
我努力抬眼,看到胥门悬挂。那铜仙的泪水如铅一般流泻。
感叹千秋唐朝的陵墓与汉代的隧道,荒凉寒冷难以描绘。
这里的丰碑屹立不倒,苔藓覆盖在坟前,羊马相伴。
敢轻易让雷霆轰击、闪电打击?多少道旁的你与我相对,谁敢自愧不如?
野外的香气散发,暗处狼藉一片。
陈维崧(约1626—约1700),字仲明,号青松,晚号紫霞,清代诗人,擅长词、诗,尤其以词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历史事件,情感深邃,风格多变。
本诗是在缅怀历史英雄人物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借古讽今,表达对义士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贺新郎 五人之墓再用前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对义士精神的崇敬。开篇以“古碣穿云罅”引入,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古碑在诉说着往日辉煌。接着提到“黄门诏狱”,不仅是历史事件的再现,也暗示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慷慨吴儿偏嗜义”,是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吴儿代表着那些愿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作者通过他们的形象,激发出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整首诗在描绘历史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最后一句“野香发,暗狼藉”则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暗示着虽然有英雄的丰碑,但现实依旧充满挑战。
诗中提到的“黄门”指的是什么?
“古碣穿云罅”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吴儿”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