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47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
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
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我问自己,彭城的你,谁教你如此放纵?
你的酒量大得像海,写诗的勇气更胜于天。
断剑在匣中徒然无用,枯琴再也没有弦。
相聚的机会不多,幸好有山林和泉水相伴。
作者介绍:刘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刘叉对人生的反思时刻,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自省和对艺术追求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自问》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深入探讨了自我与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诗人对自己进行质问,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困惑和对过往的思考。“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描绘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种豪情与理想的对比,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
接下来的两句“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则表现出一种失落和无力感。断剑与枯琴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无法施展的才华和表达的渴望,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情揭示。
最后两句“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转而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林泉成为他精神的寄托和灵感的源泉。整首诗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的歌颂,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省与对自然的依赖。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由和灵感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酒肠宽似海”是指什么?
A. 酒量大
B. 胆量小
C. 性格内向
D. 不喜欢喝酒
“断剑徒劳匣”中的“断剑”象征什么?
A. 成功
B. 失落的才能
C. 美好的回忆
D. 爱情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A. 排斥
B. 依赖
C. 忽视
D. 抵触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