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09
雪打杉松残,补书书不完。懒学渭上翁,辛苦把钓竿。
雪打在残余的杉松上,修补书信却总是写不完。我懒得向渭水边的老翁学习,辛苦地只是在拉着钓竿。
“渭上翁”可能指的是古代隐士或智者,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渭水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清流,老翁则代表了智慧与长寿。
刘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
这首诗写于一个冬雪纷飞的时节,诗人或许正经历生活的烦恼与无奈,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雪景中的孤寂心境。开头“雪打杉松残”立即营造出一种寒冷、凋零的氛围,仿佛在描绘自然的严酷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补书书不完”则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无奈与困扰,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解脱的情感纠葛。诗人在面对这种情感时选择逃避,表现出“懒学渭上翁”的消极态度,似乎对传统的智慧与修行失去了兴趣。而最后一句“辛苦把钓竿”则暗示了诗人仍在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尽管他内心的挣扎依然存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的依恋。诗人在雪打杉松的意象中,找寻着自己的位置,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持。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烦恼的无奈,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补书”主要表达了什么?
“懒学渭上翁”中的“翁”指代什么?
诗中“雪打杉松残”表现了什么情感?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