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野哭》

时间: 2025-05-09 05:54:50

诗句

棘针生狞义路闲,野泉相吊声潺潺。

哀哉异教溺颓俗,淳源一去何时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5:54:50

原文展示:

棘针生狞义路闲,
野泉相吊声潺潺。
哀哉异教溺颓俗,
淳源一去何时还。

白话文翻译:

在这条满是荆棘的荒凉小路上,
野泉潺潺流淌,似乎在为我悲鸣。
哀叹啊,外来的教义淹没了我们传统的风俗,
纯正的源头已经不知何时才能回归。

注释:

  • 棘针:荆棘和尖刺,象征艰难困苦的道路。
  • 狞义:指凶恶的正义,形容道路的险恶。
  • 野泉:自然流出的泉水,代表自然与纯净。
  • 相吊:互相哀悼,传达悲伤的声音。
  • 异教:外来的宗教或思想,暗示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 溺颓俗:沉迷于颓废的风俗,表现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 淳源:指纯正的文化源头或本质。

典故解析:

该诗涉及对古代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忧虑。异教的引入使得传统的风俗和价值观遭到侵蚀,反映了历史上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复杂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其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以对自然和人性深刻的观察为题材。

创作背景:

《野哭》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外来文化和思想不断涌入,传统文化面临挑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文化流失的忧虑。

诗歌鉴赏:

《野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忧伤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诗的开头用“棘针”描绘出一条充满艰辛和险恶的道路,暗示着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艰难。接着,诗人以“野泉相吊声潺潺”表现出自然界的悲鸣,与内心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流露出对过往纯真年代的渴望。

后两句则更加直接地批判了外来教义对传统风俗的侵扰,表现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文化根源的深深怀念。全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棘针生狞义路闲:荆棘丛生的小路象征着艰难的生活道路,生狞义则暗含一种凶恶的正义观念。
  2. 野泉相吊声潺潺:野泉的流水声如同在为人的痛苦低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悲伤的氛围。
  3. 哀哉异教溺颓俗:此句表达了对外来文化的哀叹,认为其对传统风俗造成了伤害。
  4. 淳源一去何时还:表达了对失去的传统文化的怀念与渴望,反思何时才能恢复纯正的文化根源。

修辞手法:

  • 比喻:“野泉相吊”比喻自然的哀悼,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 拟人:将野泉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类情感,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诗中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与对外来文化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无奈和对纯净源头的渴望,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忧虑和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棘针:象征困境与挑战,代表社会的艰难。
  • 野泉:象征自然与淳朴的文化,代表对传统的向往。
  • 异教:象征外来文化,表现出对文化冲突的担忧。
  • 颓俗:象征沉迷于不良风俗的人们,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泉”象征什么?
    A. 传统文化
    B. 自然的纯净
    C. 外来影响

  2. “哀哉异教溺颓俗”中“溺”字的意思是?
    A. 沉迷
    B. 拯救
    C. 消失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但《野哭》更侧重于对文化变迁的忧虑,而《山居秋暝》则更偏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吴冲卿元会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寄题张令阳翟希隐堂 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 江畔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吊唐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肝胆欲碎 斗字旁的字 抒愤 驭文 遐志 己字旁的字 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海底捞月 言字旁的字 包含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菲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强食自爱 途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鼓腹击壤 温枕扇席 疋字旁的字 操翰成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