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12 21:34:23

诗句

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

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乡邻福苦薄,积雨败垂稔。

禾头耳𧥄𧥄,熟计难高枕。

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

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34:23

原文展示: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首 其一
陆游

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
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乡邻福苦薄,积雨败垂稔。
禾头耳,熟计难高枕。
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
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这个时候经过这里,看到荷花盛开如云锦般美丽。
如今我再次来游,霜露已显得凄凉寒冷。
乡邻们的生活困苦,积雨使得庄稼歉收。
禾头的稻谷,丰收的希望难以寄托。
我所担忧的是国家的安危,岁末时朝廷发放粮仓的诏书。
不要说村里的酒薄弱,排解心中的烦闷,聊一起共饮一杯吧。


注释:

  • 昔我过此时:指诗人曾在此时节经过。
  • 荷花粲云锦:荷花盛开,光彩照人,形容荷花的美丽。
  • 霜露已凄凛:霜露已经带来了寒冷,形容秋冬的气候。
  • 乡邻福苦薄:乡邻的生活困苦,福分稀薄。
  • 积雨败垂稔:因连续的雨水,导致庄稼歉收。
  • 禾头耳:禾头指稻谷的尖端,耳是指稻穗。
  • 熟计难高枕:即使是丰收,心中也难以安心。
  • 岁暮诏发廪:岁末时,朝廷下令发放粮食。
  • 勿言村醪薄:不要说村里的酒不好,醪是指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他的诗歌多反映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作品风格质朴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对故乡景色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乡邻生活困苦的担忧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悠然的语气开篇,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荷花盛开的情景与如今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变化。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深切关注乡邻的生活状况,表达对乡民困苦的同情。诗中的“积雨败垂稔”更是揭示了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危机。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尤其是对岁末发放粮食的担心,显示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对时局的敏感。最后一句“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豁达,尽管生活困顿,仍要以酒解愁,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景色与人世艰辛的对比,既有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苦涩的深刻反思,情感复杂而真挚,展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人道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
    诗人回忆往昔,荷花盛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 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现今重游此地,已是秋冬时节,霜露带来寒意,景象已然不同。

  • 乡邻福苦薄,积雨败垂稔。
    描述乡邻因为天气不佳而生活困苦,禾稻歉收的现实。

  • 禾头耳,熟计难高枕。
    即使有稻谷,但丰收的希望也难以实现,难以安心。

  • 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
    表达对朝廷的担忧,尤其是在岁末粮食发放的情况下。

  • 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虽然村里的酒不浓,但仍希望以酒解忧,增进友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昔日荷花的美丽与现今的凄凉,突显时间的变迁和生活的困苦。
  • 拟人:荷花“粲云锦”赋予自然以人情,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关心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尽管生活艰辛,诗人仍以酒来排解内心的烦闷,展现了一种豁达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好与繁荣,代表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 霜露:象征凄凉,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苦难。
  • 禾头耳:代表农作物,直接体现了乡民的生活状况。
  • 村醪:象征乡村的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荷花”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与繁荣
    B. 凄凉与失落
    C. 乡邻的生活

  2. 诗人对乡邻的生活状况有何感受? A. 高兴
    B. 忧虑
    C. 漠不关心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无奈与豁达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民生与国家命运,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历史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互为补充,均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参考资料:

  1. 《陆游诗文选》
  2.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3.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和陶和刘柴桑 别择公 赵倅成伯母生日致语口号昔年占梦,适当重九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柏石图诗(并叙)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和陶形赠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师的成语 麥字旁的字 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误打误撞 裛衣 棚菊 灵怪 釒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渠伊钱 裙裾 鳥字旁的字 杀鸡哧猴 逐新趣异 耒字旁的字 负险不宾 横蛮无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