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9:59
黍离不复闵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若问西来师祖意,竹西歌吹是扬州。
《别择公》这首诗的意思是:对古代的宗周的悲痛已无暇再去感伤,何必再去雷塘为一座坟丘而哀悼?如果想要问西来的祖师的意图,竹西的歌声和乐曲便是在扬州。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作。苏轼一生经历坎坷,饱受政治风波,故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哲理与人生感悟。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往事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在面临困境时,苏轼依然保持乐观,反映了他超然的心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别择公》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苏轼在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黍离”引出对宗周的追念,显示出对历史的冷静与自省。接着转向雷塘,质疑哀悼的必要性,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洒脱的态度。最后,提及“竹西”的歌声,暗示在尘世纷扰之外,诗人依然能找到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悲转喜,展现了苏轼的哲学思考与艺术才华,反映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智慧。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态度,包含着对生死、时间和文化的哲学感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黍离”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故乡
B. 哀悼
C. 离别
D. 忍耐
诗中提到的“竹西”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扬州
C. 杭州
D.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