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0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03:11
摘玉毁珠玑,蒙庄有深旨。向郭不能传,千载付吾子。
我摘取了美玉,却破坏了珍珠的光彩;蒙庄的深意难以传达给郭子,千年之后只留给我的子孙。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成就卓越,尤其以诗词闻名。陆游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传承文化的思考和对后代的期望。在历史动荡、国家分裂的背景下,陆游希望通过诗歌将深邃的思想和文化传递给后代。
这首诗通过对“玉”和“珠玑”的对比,展示了陆游对珍贵事物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在诗的开头,陆游以“摘玉毁珠玑”作为引入,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但同时也折射出对美好事物可能被破坏的担忧。接着,诗中提到的“蒙庄”则加深了诗的内涵,意味着有些深邃的智慧或文化是难以传达的,尤其是在世代交替之际。最后一句“千载付吾子”表达了陆游对后代的关怀,希望他们能够承继这种智慧与文化,传递下去。整首诗在简洁的语句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现出陆游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珍贵事物的价值与传承的意义,表达了陆游对文化和智慧的重视,及其对后代的期许。
诗词测试:
诗中的“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贵与理想
C. 破坏
答案:B
“千载付吾子”强调了什么主题?
A. 对历史的追溯
B. 文化的传承
C. 个人的理想
答案:B
“蒙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隐秘的智慧
C. 荣耀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玉泉》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传承,但陆游更加强调文化的内在价值和对后代的期望,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景色表现人生的豪情与壮志。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人生和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