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3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31:17
原文展示:
石上流水,湔湔其波。发源幽岫,永归长河。瞻彼逝者,负月其偕。子在川上,惟以增怀。嗟我殷忧,载劳寤寐。遘此百罹,有志不遂。行年倏忽,长勤是婴。永言没世,悼兹无成。幸遇开泰,沐浴嘉运。绥带安寝,亦又何愠。古之为仁,自求诸己。虚情遥慕,终于徒已。
白话文翻译:
石头上的水流,波光粼粼。从幽深的山谷发源,最终汇入大河。望着那些流逝的水,它们与月亮相伴。你在河边,只能增添感慨。唉,我深深的忧虑,日夜操劳。遭遇了无数的苦难,有志向却未能实现。岁月匆匆,长期的辛劳缠绕着我。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哀悼这一切未能成就。幸运地遇到了太平盛世,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安然入睡,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古人行仁义,都是自我追求。虚幻的情感远远地仰慕,最终也只是徒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承天(370年-447年),字彦德,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天文学家。他在文学和天文学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写诗和制定历法。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石流篇》是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的最后一首,通过描绘流水和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流水和月亮为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中“石上流水,湔湔其波”描绘了流水的美丽景象,而“发源幽岫,永归长河”则暗示了生命的起源和归宿。诗人通过“瞻彼逝者,负月其偕”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后文则通过“嗟我殷忧”和“有志不遂”等句,抒发了个人遭遇的苦难和未能实现的理想。最后,诗人通过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流水和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湔湔其波”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流水的美丽景象 B. 月亮的美丽景象 C. 山谷的美丽景象 答案:A
诗中“发源幽岫,永归长河”暗示了什么? A. 生命的起源和归宿 B. 流水的起源和归宿 C. 月亮的起源和归宿 答案:A
诗中“嗟我殷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B. 对个人遭遇的苦难 C. 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答案:B
诗中“幸遇开泰,沐浴嘉运”表达了什么? A.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B. 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C.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