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1:25
满床流影动金波,
茅屋春深未补萝。
肉食有人司重鼎,
毛锥无用愧长戈。
鲸鲵未见东归海,
鸿雁还从北渡河。
老倍安仁愁更切,
二毛销尽岂容多。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凉时节的心境。床上金色的波光在流动,茅屋里春天的藤萝尚未修补。享受肉食的人掌管着重重的锅鼎,而我手握毛锥却感到无用,心中愧疚于手中长戈。鲸鱼和鲵还未见到东归的大海,鸿雁依然从北方飞渡河流。年老的我对安宁的渴望更加深切,头发已白,难以承受更多的烦恼。
陈锜,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关注人性与生活的哲理。
本诗创作于秋凉时节,正值人生的晚年,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对安宁与归属的渴望。
《秋凉闻寇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秋天的凉意中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满床流影动金波”,用光影的动态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郁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流逝。接着“茅屋春深未补萝”,则暗示着生活的困境,茅屋的破败与未修补的藤萝,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
在诗的中段,作者提到“肉食有人司重鼎,毛锥无用愧长戈”,这是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肉食代表富裕,而毛锥则体现了无能为力的自嘲。在这里,作者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以及个人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老倍安仁愁更切,二毛销尽岂容多”,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作者在年老时感受到的愁苦愈加深重,反映了人对生命的反思与对未来的不安。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秋凉时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描绘了在秋凉时节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和对安宁的渴望,展现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诗中“满床流影动金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与安详
B. 忧郁与无奈
C. 快乐与欢愉
答案:A
“肉食有人司重鼎”中,肉食象征什么?
A. 富裕与权力
B. 贫困与失落
C. 自由与希望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鸿雁”寓意是什么?
A. 归乡与团聚
B. 旅行与探索
C. 战争与冲突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