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南杂体二首》

时间: 2025-04-26 17:02:20

诗句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

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20

原文展示: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
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风轻轻拂动,竹林间湘水潺潺流淌。
日夜间,桂花不断落下,行人离去,心情悠然。
再次来到离别的地方,虫鸣声在阴雨的秋天中响起。
四处江边的草都绿了,行人思念潇湘。
潇湘的归雁有很多,日日夜夜思念故乡。
春天的梦不知道有多少,空山中兰花和蕙草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 翛翛:形容风轻轻吹动的样子。
  •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的河流。
  • 桂花:一种芳香的花,常用来象征思乡的情愫。
  • 悠悠:形容心情的悠然自得。
  • 虫声:指秋虫的鸣叫声。
  • 潇湘:形容湘江的美丽与诗意。
  • 兰蕙:指兰花和蕙草,象征高洁的品德与风雅。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到的“潇湘”是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常被古人用以代表故乡的思念。
  • “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中秋、思乡等情感相关联,象征着对故土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约750-830),字仲明,号淳风,唐代诗人,生于今四川省。他以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尤其是在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 《江南杂体二首》是王建在江南游历时创作的诗作,表现出他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写于唐代中期,那个时期,江南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借景抒情,以江南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的“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用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江南清新的自然环境,风和水的流动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自在。接下来的“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则转向了行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桂花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悲伤。

诗中“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将离别的情境和季节的变迁结合在一起,增添了感伤的氛围。尤其是虫鸣声在阴雨秋天中响起,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意境,令人感到孤独与忧伤。“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表达了无论江边的草再绿,行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始终无法抹去。最后的“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则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主题,暗示着春天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江南风光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王建的诗风清新隽永,情感细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风翛翛:描绘江边的风轻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竹间湘水流:水流淙淙,竹林间流动的水声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3. 日夜桂花落:桂花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4. 行人去悠悠:行人渐行渐远,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5. 复见离别处:再次回到离别的地方,勾起内心的感伤。
  6. 虫声阴雨秋:秋天的虫鸣声在阴雨中响起,渲染了孤寂的情绪。
  7. 处处江草绿:尽管江草绿意盎然,但行人的心情却是沉重的。
  8. 行人发潇湘:行人心中对潇湘的思念愈发强烈。
  9. 潇湘回雁多:潇湘的归雁象征着对故乡的怀念。
  10. 日夜思故乡:日日夜夜思念故乡,情感愈加深切。
  11. 春梦不知数:春天的梦境无数,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12. 空山兰蕙芳:空山中兰花与蕙草的芳香,象征着高洁的情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和桂花等自然景物与情感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虫声、桂花等描写赋予了自然界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永恒的思念。
  • 桂花: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浓厚的情感。
  • 虫声: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尤其是在秋天的背景下更显得凄凉。
  • 潇湘: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和对故乡的向往。
  • 兰蕙:象征高洁的品德与优雅的情操,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水”是指哪个地区的河流? A. 湖北
    B. 湖南
    C. 广西
    D. 四川

  2. “日夜桂花落”中桂花象征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思乡
    D.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虫声”主要出现在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4.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爱情
    B. 忧伤
    C. 思乡
    D.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C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建的《江南杂体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但王建更集中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展现了洒脱与孤独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感赋八首 其四 水秋 桃叶歌二首 其二 至撒马儿罕国主兀鲁百果园四首 其一 非所秋夕寄示康甥 其二 览窦氏回文诗爱其音调古拟作六首 其六 送胡提干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明怀宗御容歌 熊侯请游南溪暮归 游仙词十首,并引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上彻下 穷坑难满 言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庸说 无褐 麇集蜂萃 后果 撅天扑地 比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包含讴的词语有哪些 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包含锵的词语有哪些 免开尊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通运 御敌于国门之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