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20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
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
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
江边的风轻轻拂动,竹林间湘水潺潺流淌。
日夜间,桂花不断落下,行人离去,心情悠然。
再次来到离别的地方,虫鸣声在阴雨的秋天中响起。
四处江边的草都绿了,行人思念潇湘。
潇湘的归雁有很多,日日夜夜思念故乡。
春天的梦不知道有多少,空山中兰花和蕙草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建(约750-830),字仲明,号淳风,唐代诗人,生于今四川省。他以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尤其是在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 《江南杂体二首》是王建在江南游历时创作的诗作,表现出他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写于唐代中期,那个时期,江南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这首诗借景抒情,以江南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的“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用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江南清新的自然环境,风和水的流动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自在。接下来的“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则转向了行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桂花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悲伤。
诗中“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将离别的情境和季节的变迁结合在一起,增添了感伤的氛围。尤其是虫鸣声在阴雨秋天中响起,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意境,令人感到孤独与忧伤。“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表达了无论江边的草再绿,行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始终无法抹去。最后的“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则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主题,暗示着春天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江南风光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王建的诗风清新隽永,情感细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水”是指哪个地区的河流?
A. 湖北
B. 湖南
C. 广西
D. 四川
“日夜桂花落”中桂花象征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思乡
D. 忘却
诗中提到的“虫声”主要出现在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爱情
B. 忧伤
C. 思乡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