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0:13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白居易 〔唐代〕
洛景城西尘土红,
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
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
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
多在炎方瘴海中。
在洛阳城西,尘土飞扬,
我与禅师闲坐在竹泉旁。
绿萝潭上阳光照不到,
白石滩边时常有清风。
渐渐地,热气烦恼随念而去,
我总愿与人分享这清凉。
每当酷暑来临,总令人悲伤亲友,
大多在炎热的瘴气之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题材广泛,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夏季,诗人因酷暑而选择在竹林中避暑,与禅师闲坐,借此描绘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是一首充满宁静与自然美的诗。诗中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凉的避暑场景,反映了诗人对逝去的亲友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洛景城西尘土红”描绘出炎热夏日的城市景象,接着转到竹林泉水旁,营造出一个清凉的避暑环境。诗人在与禅师的闲坐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平静,热恼随念而尽,表现出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对友人分享的愿望。
诗的末尾提到“毒暑悲亲故”,则让人感受到在炎热季节里,生离死别的悲伤,这种愁绪在清凉的环境中得以缓解。整首诗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营造出清凉宜人的意境。通过对比炎热与清凉,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避暑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和与人分享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洛景城西尘土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清凉的湖水
b. 炎热的城市
c. 宁静的山林
诗人和谁一起在竹泉旁闲坐?
a. 朋友
b. 禅师
c. 家人
“热恼渐知随念尽”中“热恼”指的是什么?
a. 清凉的感觉
b. 炎热的烦恼
c. 思念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与王维的《夏日山中》都描绘了夏季自然景象,但王维更强调山中清幽的环境与心灵的宁静,而白居易则结合了对亲友的思念,展现出更多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