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坡秋意,寄元八》

时间: 2025-04-26 14:37:47

诗句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7:47

原文展示:

东坡秋意,寄元八
白居易 〔唐代〕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野堤边,独自走着,思绪万千。
秋天的荷花叶子已经病了,白露像珠子一样大。
忽然想起一起游玩的地方,曲江的东北角。
秋天的池塘少了游客,只有我和你在这里。
秋蝉在红色的蓼草中隐隐鸣叫,瘦马踩在青色的芜草上。
当时和今天,都是深秋的初期。
节令的景象总是相似,时光的风景也没有剩余。
唯独人已经分散,年年都无法写信。

注释:

  • 寥落: 形容景色荒凉,零星的样子。
  • 野陂: 野外的堤岸。
  • 病叶: 枯萎的荷叶。
  • 白露: 清晨的露水,形容露水大且晶莹。
  • 曲江: 古地名,位于今长安。
  • 啼蛩: 蝉鸣声。
  • 红蓼: 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水边。
  • 瘦马: 瘦弱的马,象征秋冬的萧条。
  • 节物: 季节的事物,指自然景象。
  • 人分散: 形容朋友之间的分别。

典故解析:

曲江是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与白居易的生活和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此诗描绘的是他在秋天的思绪,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关注民生著称。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他在晚秋时节的孤独与感伤。

诗歌鉴赏:

《东坡秋意,寄元八》是白居易在深秋时节写给好友元八的一首诗,整首诗的基调深沉而感伤。开头几句描绘了秋天的意境,寥落的野陂、病叶的秋荷、白露如珠的细腻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秋天的萧瑟。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曾经共同欣赏的美好时光,那种怀旧的情感贯穿始终,充满了对旧日友情的珍惜与渴望。

诗中对比了昔日与今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尤其是“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一语,令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奈。白居易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深刻表现了对友情的眷恋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他对人生无常的透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寥落野陂畔: 诗人独自走在荒凉的野堤旁,体现了他的孤独。
    • 独行思有馀: 走着走着,心中产生了许多思绪。
    •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描写秋天的荷花叶子已经枯萎,白露晶莹,营造出秋日的萧条。
    •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回忆起与友人曾经一起游玩的地方,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描绘了秋天的池塘少了游客,只有自己和朋友,突出孤独感。
    •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细致的自然描写,营造出秋天的静谧与萧条。
    •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对比过去与现在,强调时间的流逝。
    •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 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感叹。
    •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感慨友人离散,无法联系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露大如珠”,用珠子比喻露水的晶莹。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平衡,形成对称。
    • 拟人: “啼蛩”赋予了蝉以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秋荷: 象征着凋零与感伤。
  • 白露: 代表着清晨的宁静与寒冷。
  • 曲江: 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友谊。
  • 啼蛩: 象征着秋天的孤寂与萧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坡秋意,寄元八》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孤独
    C. 愤怒
    D. 希望

  3. 诗中提到的“曲江”是指: A. 一条河流
    B. 一处游览胜地
    C. 一座山
    D. 一座城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 白居易的诗风平易近人,关注民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个性,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两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侧重点,白居易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倾向于气势磅礴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东坡秋意,寄元八》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射罴行 大健儿 续𢅸 其八 走马 桐卿俊公子 七哀诗 甲申腊月廿五日初度 望洞庭 送经理官黄侯还京 自君之出矣二首 古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透光鉴 觼軜 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反文旁的字 骄泰淫泆 无言可答 餐风茹雪 穷沙 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束手 麻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除恶务本 枉用心机 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