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时间: 2025-05-07 12:08:27

诗句

殷雷终日在前山,风卷云环意作难。

泊暮有怀空伫立,忽然飞雨到阑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08:27

原文展示: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殷雷终日在前山,风卷云环意作难。 泊暮有怀空伫立,忽然飞雨到阑干。

白话文翻译:

整天都能听到前山传来雷声,风卷云绕,心情难以平静。 傍晚时分,心中有所思,空自伫立,突然间飞雨打湿了栏杆。

注释:

  • 殷雷:沉闷的雷声。
  • 前山:指诗中所见的前方山脉。
  • 风卷云环:形容风势强劲,云层环绕。
  • 意作难:心情难以平静。
  • 泊暮:傍晚时分。
  • 有怀:有所思。
  • 空伫立:无所事事地站立。
  • 飞雨:突然而来的雨。
  • 阑干:栏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城南书院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思绪。城南书院是他的讲学之地,诗中可能蕴含了他对学问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殷雷终日在前山”,以沉闷的雷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次句“风卷云环意作难”,进一步以风卷云绕的景象,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挣扎。后两句“泊暮有怀空伫立,忽然飞雨到阑干”,则通过傍晚时分的静思与突如其来的飞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殷雷终日在前山”,通过“殷雷”这一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感知,同时也可能隐喻内心的动荡。
  • 次句“风卷云环意作难”,以风卷云绕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不安与困惑。
  • 第三句“泊暮有怀空伫立”,通过“泊暮”与“空伫立”,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的孤独与沉思。
  • 末句“忽然飞雨到阑干”,以突如其来的飞雨,象征了诗人内心的突然波动,同时也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修辞手法:

  • 比喻:“殷雷”比喻内心的动荡,“风卷云环”比喻心情的复杂与难以平静。
  • 拟人:“风卷云环”中的“卷”和“环”赋予了风和云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泊暮有怀空伫立”与“忽然飞雨到阑干”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孤独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殷雷:象征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 风卷云环:象征心情的复杂与难以平静。
  • 泊暮:象征孤独与沉思的时刻。
  • 飞雨:象征内心的突然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殷雷”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动荡 B. 自然界的雷声 C. 战争的威胁 D. 丰收的预兆

  2. “风卷云环意作难”中的“意作难”是什么意思? A. 心情难以平静 B. 风和云难以控制 C. 天气变化无常 D. 人生道路艰难

  3. 诗中的“泊暮有怀空伫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与人生的思考,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不安与孤独,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栻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台诗二十四韵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归雁 昌言谪官符离有病鹤折翼舟载以行及还修注始 呈乐道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探花桥 和邵尧夫年老逢春 答陈进士谓之忆江东旧游见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按例 贵获 训练有素 包含瞀的词语有哪些 生杀与夺 齊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加人一等 包含咬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舒摊 资浅齿少 清妥 文字旁的字 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匹休 汲汲营营 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