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时间: 2025-04-27 01:14:01

诗句

花开山与明,花落水流去。

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01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张栻 〔宋代〕 花开山与明,花落水流去。 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

白话文翻译:

山中桃花盛开,明媚如画,花瓣随风飘落,随水流去。 行人想要寻找桃花的源头,却发现它隐藏在深山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与明:山色明亮,形容桃花盛开时的美景。
  • 花落水流去:桃花瓣随水流走,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景。
  • 行人:指过路的人。
  • 寻源:寻找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色和行人的好奇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诗文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为张栻在游览曾氏山园时所作,通过对桃花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桃花坞的春日景色,通过“花开”与“花落”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循环与生命的短暂。诗中的“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一句,不仅描绘了行人对美景的好奇与探索,也隐喻了人生对真理的追求往往隐藏在深邃的思考之中。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体现了张栻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开山与明”:描绘桃花盛开时山色的明亮,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 “花落水流去”:通过花瓣随水流走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循环。
  • “行人欲寻源”:行人对桃花的源头产生好奇,想要探索其起源。
  • “只在山深处”:桃花的源头隐藏在深山之中,暗示了真理或美景往往不易被发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花开”与“花落”的对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循环。
  • 隐喻:“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隐喻了人生对真理的追求往往隐藏在深邃的思考之中。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真理的探索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开:象征生命的盛放和自然的美丽。
  • 花落:象征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循环。
  • 水流: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规律。
  • 山深处:象征真理或美景的隐藏和不易被发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开山与明”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山色昏暗 B. 山色明亮 C. 花瓣飘落 D. 水流湍急

  2. “行人欲寻源,只在山深处”中的“源”指的是什么? A. 水的源头 B. 桃花的源头 C. 真理的源头 D. 生命的源头

  3. 诗中通过什么修辞手法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循环?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山中春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张栻《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春景,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循环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见欢 其一 相见欢 并头莲 相见欢 观美国电影《星球大战》 相见欢 相见欢 相见欢 相见欢(薄霜) 相见欢·小鬟衫着轻罗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浣沙溪 前题 墙有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问长问短 易道良马 新淫之声 二字旁的字 如左右手 凈洁 齿字旁的字 竹板书 門字旁的字 龙浔 行贩 斋舲 难以为情 包含蹙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風字旁的字 包含牙的成语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