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52
当日凤台下,鹿鸣同著鞭。
鱼龙既悬绝,鸡犬竟难仙。
危叶愁霜病,寒花纷晚妍。
幽窗论旧事,客抱固凄然。
在那日的凤台下,鹿鸣声和马鞭声齐鸣。
鱼龙已然消失,鸡犬也难以成仙。
树叶因霜而忧愁,寒花却在晚秋中依然绽放。
在幽静的窗前谈论往事,客人心中满是凄凉。
汪梦斗,字仲明,号沧海,南宋诗人,生活于政治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多倾向于清新、婉约,常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感慨。
《呈隆兴总管王都水友直 其二》是一首集思绪与情感于一体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当日欢愉的同时,反映了现实的无奈与忧伤。开头的“凤台下,鹿鸣同著鞭”展现了一种盛大的场面,仿佛人们在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然而,随着“鱼龙既悬绝,鸡犬竟难仙”的转折,诗人迅速拉回现实,暗示着繁华背后的虚无和悲哀。这里,鱼龙的消失象征着失去名望与权力,而鸡犬则代表普通人的无奈与平凡。
紧接着,“危叶愁霜病,寒花纷晚妍”中,树叶的忧愁和寒花的绽放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即使在逆境中,依然有生机的存在。这一情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同时也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最后两句“幽窗论旧事,客抱固凄然”将整首诗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诗人在幽静的窗前回忆往事,客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正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矛盾,故而引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在繁华背后隐藏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自己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中“鹿鸣”表示什么?
A. 喜庆的声响
B. 悲伤的歌唱
C. 清晨的鸟鸣
“鱼龙既悬绝”中的“鱼龙”象征了什么?
A. 平凡的人
B. 失去的名声与权力
C. 自然的景物
诗中提到的“寒花”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生命的坚韧与逆境中的美
C. 花朵的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