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30
《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
作者:韦应物
三年纠一郡,独饮寒泉井。
江南铸器多铸银,罢官无物唯古鼎。
雕螭刻篆相错盘,地中岁久青苔寒。
左对苍山右流水,云有古来葛仙子。
葛仙埋之何不还,耕者鎗然得其间。
持示世人不知宝,劝君炼丹永寿考。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信州任职期间的感受。他在这里独自饮用寒泉,感受到幽静与清凉。江南地区铸造器物多用银子,而他辞官后却无物可留,唯有一口古鼎。古鼎雕刻精美,岁月久远,青苔覆盖。左边是苍翠的山,右边是缓缓流淌的水,仿佛有古代的葛仙子在云间飘荡。葛仙子埋藏的地方为何不复归,耕种的人无意中发现了它。此鼎是世人未曾识别的珍宝,劝告你要炼丹以求得长生。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号静斋。生于湖南,后迁至江南,精于诗词,特别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其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该诗创作于韦应物在信州任职期间,表露了他对古物和长生的向往。在官场的孤寂与对自然的热爱交织中,韦应物通过古鼎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长生的追求。
《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全诗以古鼎为中心,围绕着时间、历史和生命的主题展开。开头的“独饮寒泉井”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显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古鼎的描绘逐渐丰富,雕螭和篆刻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映衬出岁月的流逝与价值的迷失。
“左对苍山右流水”,在自然景观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属。这里的山水象征着宁静与和谐,而葛仙子则引入了长生的神话,显示了传统文化中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持示世人不知宝”将古鼎与世人的认知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真正珍宝的忽视。整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画,更是一曲关于生命哲理的深思,展现了韦应物对时间与存在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思考与对长生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的超脱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葛仙子”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不老
C. 自然
D. 友情
“独饮寒泉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忧伤
D. 愤怒
韦应物的《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孤独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韦应物更注重历史的厚重感,而李白则偏向于即兴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