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0:5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51:01
登望谼亭
作者: 苏轼 〔宋代〕
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
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这首诗描绘了因河水上涨而失去旧日景象的情景。孤零零的城市浸泡在水光之间,忽然间,归隐的山谷已无踪影,千里间的禾麻田一片空旷。
“谼”是指古代的一种水流声,诗中提到的“旧谼”暗示着昔日安宁的水域如今已被水淹没,反映出自然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登望谼亭》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水涨后景象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首联通过“河涨西来失旧谼”揭示了自然环境的剧变,水的上涨改变了往日的风貌,诗人无法再寻觅到过去的情景,表达了对变迁的感伤。次联“孤城浑在水光中”通过孤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城池也在无边的水光中迷失方向。最后两句则转向思考,表现了对人生归隐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千里禾麻一半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广袤,更隐喻了人生的虚无与孤独。整体上,诗作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与对人生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谼”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水流的声音
C. 一种动物
D. 地名
诗中“孤城”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繁华
B. 寂寥
C. 农田
D. 山谷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丰收的喜悦
B. 自然的美丽
C. 变迁与孤独
D. 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