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30
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
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
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
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
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苏轼对诗歌创作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心。诗中提到“诗老囊空一不留”,意指自己创作的诗歌虽多,但囊中却空无一物,暗示对物质的淡泊和创作的辛劳。“百番曾作百金收”则说明自己曾经写诗获得的收益。“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提到将自己澄心创作的诗送给友人圣俞,圣俞亦有诗才。“知君也厌雕肝肾”,表示理解对方对于繁重的诗歌创作的厌倦,想要“分我江南数斛愁”来分享彼此的愁苦。“君家家学陋相如”,提到朋友的家学微薄,建议与众多儒者讨论“石渠”,即诗歌的传承和创作。“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最后表达了希望继续交流和创作的愿望。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苏轼为人豪放,才情横溢,诗词、散文、书法均有极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该诗创作于苏轼与友人之间的诗词交流中,反映了当时文人间的友谊与对创作的思考。苏轼在诗中透露出对创作的疲惫和对友人关心,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与无奈。
整首诗以友人之情为主线,表达了苏轼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即以“诗老囊空一不留”引入,表明自己在诗歌上投入的心血与回报的失落,形成一种对物质与精神的对比。接着提到永叔(即苏轼的朋友宋肇),表达了对友人澄心创作的欣赏,同时也显露出对创作的厌倦和无奈。
在表达对友人诗才的赞赏时,诗人并未掩饰自己的愁苦,反而通过“分我江南数斛愁”展现了对心灵寄托与情感交流的渴望。在“君家家学陋相如”一句中,诗人以轻松的方式暗示了对方家学的不足,继而引出与诸儒讨论诗歌的建议,表现出一种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诗的最后两句“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不仅表达了对古籍珍惜的态度,也隐含着对新创作的期待,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新生。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苏轼对友人、对诗歌及文化的热爱,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歌以友谊、创作与文化传承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无奈,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文化交流的重视。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苏轼的“诗老囊空一不留”中,“囊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君家家学陋相如”,是对什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