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45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已失连宵望,犹馀此夕谋。 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 无复丹梯意,居然四壁幽。 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
白话文翻译:
已经错过了连续几晚的月亮,今晚仍计划着观赏。 虽然偶尔能见到稀疏的月光,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暗淡无光。 不再期待登上高处观赏月亮,四周依旧幽静。 心中有千万种思绪,都化作了一次次的挠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一生嗜诗如命,与当时著名诗人陆游、杨万里等都有交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八月十二日至十六日连续几晚无月的情况下所作。诗人原本期待观赏月亮,但由于天气原因未能如愿,因此写下此诗表达心中的遗憾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与失望。首句“已失连宵望,犹馀此夕谋”表达了诗人对连续几晚未能观赏月亮的遗憾,但今晚仍抱有希望。中间两句“疏明时递见,暗淡幸空休”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时隐时现,以及大多数时候的暗淡无光。后两句“无复丹梯意,居然四壁幽”表达了诗人不再期待登上高处观赏月亮,四周依旧幽静。最后一句“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则将心中的万千思绪化作了一次次的挠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月亮的期待与失望,以及心中的无奈和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已失连宵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遗憾? A. 连续几晚未能观赏月亮 B. 连续几晚未能见到朋友 C. 连续几晚未能读书 答案:A
诗中“有怀千万种,都付一搔头”中的“都付”是什么意思? A. 都寄托 B. 都放弃 C. 都化作 答案:C
诗中“无复丹梯意”表达了诗人不再期待什么? A. 登上高处观赏月亮 B. 登上高处观赏风景 C. 登上高处观赏星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